湖北宜都是长江、清江、渔洋河交汇之地,素有“三峡门城”的美誉。
近年来,随着长江经济带发展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纵深推进,宜都在以工业立市的同时,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用好自然资源禀赋、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推出一系列满足市场需求、富有地域特色的文旅产品,促进了县域经济协调发展。
文旅新项目
三峡千古情景区是宜都依托长江文化,联合杭州宋城演艺集团、湖北交投共同创新开发的集市井体验、沉浸演艺、风土民俗等于一体的沉浸式文旅项目。
以文塑旅,宜都坚持把文化注入景区景点和旅游产品。项目建设前,宜都携手专业团队,深入挖掘“守敬精神”“屈原”“王昭君”以及“三峡工程”等富有文化底蕴的标志性符号。
夯实了文化之基,三峡千古情这个地标性文旅综合体快速在宜都拔地而起。景区核心剧目,以长江三峡文化为背景的大型歌舞剧《三峡千古情》既融合了三峡地区文化名人、历史典故及风土人情,又运用多种现代技术,将宜昌“世界级文化”元素和属于长江三峡的史诗在舞台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眼下,三峡千古情的文化和经济带动作用已经凸显。景区开业后,宜都市酒店平均每日入住1821间,较开业前增加120%,邻近的鲟龙水街餐饮营业额相较以前提升了40%,均创历史新高。
近年来,宜都深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传承创新。强化对青林寺谜语、宜红茶制作技艺、宜都梆鼓等各级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举办荆门山文化旅游周、农民读书节等活动,丰富三峡九凤谷、青林谜镇、奥陶纪石林等自然景区的人文内涵,努力挖掘好山好水中的好故事,将地域文化特色激活后融入丰富的旅游产品中,真正让游客从“到此一游”转变为深度体验。
在夯实工业强劲发展的基础上,文旅深度融合也为宜都经济“闯”出了新路子,今年1月至8月,宜都累计接待游客541万人次,同比增长43.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9.3亿元,同比增长41.3%。
产业新格局
宜都市盛产茶叶,其中尤以宜红茶最为出名。因其制作工艺极为复杂,颇费时间和功夫而得名“宜红工夫茶”,它与“祁红”“滇红”并称为“中国三大工夫红茶”,是湖北省唯一入选首批“中欧100+100”地理标志产品互认的茶叶品牌,远销欧洲。“宜都宜红茶制作技艺”还成功入选省级非遗项目。
当前,宜都正持续深入实施全域旅游蓝图、储备重大文旅项目、培育文旅商圈等行动,并持续深入挖掘城背溪文化、宜红茶文化、谜语文化等优势资源,进一步开发更多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线路和项目,加快宜都文旅强市建设,把旅游业打造成新兴战略性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和幸福产业。
如今置身宜都,农文旅互融互动,工商旅互通互赢的融合发展新模式,正不断刷新着这座城市的面貌,改变着人们对这座传统工业城市的认识。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