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钢铁行业深耕5亿吨建筑用钢“超大规模市场”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4-01-02 13:34
分享到:

在现有国民经济体系中,钢铁和建筑两大产业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的明显特征。中国工业报记者1月2日获悉,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结束第二天,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就带队与住建部钢结构专题调研组一起对建筑领域用钢进行调研,对在钢铁行业层面如何有效开展建筑领域需求调查提出工作设想。他认为,在建筑领域中,钢结构建筑是最典型的具有增长潜力的未来发展空间,而且也是最典型的行业共性任务。只有企业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有行业行动;只有钢铁业的努力也不行,必须要跨行业合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要“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强大生产能力的优势”,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据介绍,2022年,我国钢铁消费量为9.65亿吨,其中含基础设施在内的建筑领域钢材使用量占全国总消费量的53%,即一半的钢铁用在大建筑领域。尽管近年来随着消费结构的变化,我国建筑领域用钢总量和比例呈下降趋势,但年用钢量仍近5亿吨,仍然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超大规模市场”。

虽然建筑用钢市场规模巨大,但从钢铁行业层面看,对建筑用钢的整体研究与开发远不像对制造业那样深入和全面。在建筑用钢总量下降的同时,建筑用钢的结构正在发生持续的变化,新需求、新结构,甚至是新业态正在形成。钢铁业如何适应建筑市场的这种变化,如何挖掘建筑市场中的增长潜力,如何支撑建筑产业工业化的进程,这毫无疑问是个意义重大而且是摆在眼前的行业共性课题。

“高质量发展是硬道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近两年提出的“从速度到质量、从总量到品种”的工作重心转变,在建筑用钢领域要落地。在2024年来临之际,我国钢铁行业要认清新形势、携手建筑业,面向市场、走进现场,以提升钢铁—建筑产业链整体效率为目标,以“材料升级和材料替代”为主攻方向,从建筑产业整体需求调查分析着手,耐心梳理、精耕细作,深耕5亿吨大市场,应用新结构、打造新业态、开创新空间。

事实上,钢铁+建筑所形成的超级产业链,在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上,应该有新的部署、应该有新的行动。何文波表示,在2024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要迅速组织行业力量,落实责任,形成计划,推进跨行业合作具体化,坚持“将战略转变为任务,将任务转变为项目”的基本工作方法,先从“三张需求清单”入手,画好地图、选好路径、找到入口。

第一张是普查清单,或者叫细分清单,把建筑领域所有细分市场的现状逐项摸清楚,任务是摸清现状,最大限度展示建筑用钢市场的全貌。第二张是增长清单,通过分析和研判在变化中寻找机会,找出在未来有增长潜力的细分领域。第三张是开发清单,也叫工作清单,在具有增长潜力但需要安排行业行动的领域设立专题,组织行业力量,部署行业行动,任务是把可能的机会变成现实需求。

何文波认为,三张清单的成果交付对象就是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会员企业,但三张清单的内容生成要靠会员企业的共同努力。最有挑战也最具价值的是第三张清单,因为第一张清单是摸清家底、画地图,第二张清单是发现机会、找路径,第三张清单是转化机会、要成果。到了第三步,就是形成若干个(为数不多的)有组织、有目标、有计划、配资源的,并定期向行业专业工作委员会报告工作的工作小组,实现这个计划既要精心策划,也需要耐心。(孟凡君)


编辑:孟凡君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