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到50%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发布

发表时间:2021-02-28 01:17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 祁晓玲

1027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组织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以下简称“路线图2.0”)在 上海举办的2020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上正式发布。路线图 2.0分别以 2025 年、2030年、2035 年为关键节点,设立了产业总体发展里程碑。预计到 2035 年节能汽车与新能源 汽车年销售量占比达到 50%,汽车产业实现电动化转型、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达到 100?万 辆左右,商用车将实现氢动力转型,各类网联式高度自动驾驶汽车车辆在国内广泛运行。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深度融合。

  2015年受国家战略咨询委员和工信部的委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行业专家历时一年编制完成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1.0》,受到国内外广泛和高度的关注,在支撑政府行业管理引领产业科技创新引导社会资源聚集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自《路线图1.0》发布以来中国汽车产业内外环境都不断发生变化,产业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为了保证技术路线图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引领性,同时为支撑我国面向2035新能源汽车规划研究及汽车相关“十四五”科技规划工作,在工信部的指导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开展路线图2.0的编制工作,于20195月正式启动。

技术路线图2.0编制启动以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了来自汽车、能源、信息、通信、人工智能、交通等各领域近千余名专家,涉及组织行业、高校、科研机构及上下游企业等全产业链,累计举行研讨会、专项评审会、专家论证会共93场,历时一年半圆满完成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的编制工作。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李骏介绍,路线图2.0立足于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认识了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发展方向和趋势,梳理了当前技术短板,提出了面向2035年汽车发展动态愿景,制定了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引领性的技术路线。同时,路线图2.0凝练了我国汽车产业近、中、远期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的需求,确定了近期优先发展的项目,为我国汽车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都提供了技术引领。路线图2.0编制始终将前瞻性、系统性、科学性放在首位,同时兼顾了继承性、开放性和公益性。

  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专家委员会主任王秉刚表示,路线图2.0不是1.0版的简单延伸与扩大。与第一版路线图发布时相比,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从政策驱动进入市场主导的新阶段。另一个重要变化则来自于市场竞争,相较四年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跨国车企进入中国,中国车企正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国际化竞争和挑战。因此,新版路线图制定的整体思路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一方面,相应的目标和技术指标都不再单纯站在生产企业的角度考虑,更多地从市场需求出发,从竞争对手出发,每个专题小组都进行了深入的市场需求分析。此外,指标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1.0版本的路线图大部分指标比较单一,在2.0版本中构建了多元化的应用场景,并针对不同场景制定了有所差异的技术指标。另外,在制定新版路线图时,还将注意力集中放在了补短板的工作上,找到自身竞争力的不足之处,加强攻关力度,提高国际竞争力。

  路线图2.0进一步研究确认了全球汽车技术“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客观评估了技术路线图1.0发布以来的技术进展和短板弱项,深入分析了新时代赋予汽车产业的新使命、新需求,进一步深化描绘了汽车产品品质不断提高、核心环节安全可控、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新型产业生态构建完成、汽车强国战略目标全面实现的产业发展愿景,提出了面向2035年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六大目标,即:我国汽车产业碳排放将于2028年左右先于国家碳减排承诺提前达峰,至2035年,碳排放总量较峰值下降20%以上;新能源汽车将逐渐成为主流产品,汽车产业基本实现电动化转型;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核心技术国际领先,产品大规模应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化水平显著提升,形成协同高效、安全可控的产业链;建立汽车智慧出行体系,形成汽车、交通、能源、城市深度融合生态。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