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北方(长春)高速动车产业基地配套项目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长春市副市长肖万民透露,到2015年,长春市轨道客车产业将实现1000亿元产值,未来5年内年产高速动车将达5000辆。长春将以中国北车集团长客股份公司为领军企业,继续全力培育集轨道客车整车制造、配件生产及供应、车辆维修及售后服务、研发检测试验和产业文化五位一体的世界级轨道客车产业基地,从而使长春市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轨道客车之都”。
轨道客车曾是长春市固有的优势产业,其龙头企业原长春客车厂自建国初期起,就一直是我国最大的专业铁路客车生产厂和城轨客车的摇篮。2002年改制为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后(以下简称长客股份),该企业仍一直是我国最大的轨道客车研发、制造和出口基地,其主要产品为铁路客车、动车组和城轨客车三大系列,其中铁路客车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和保有量均为50%以上;城轨客车占国内市场的80%左右;动车组则是我国仅有的两个生产厂之一。近年来,借助这一优势,加上政策支持和需求快速增长的双重作用,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迎来一个难得的黄金发展期。为抢抓机遇,全方位促进轨道客车产业超常规快速发展,长春市先后出台并实施了诸多重大举措。
一是出台了扶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25项措施和优惠政策,内容主要为全力支持骨干企业发展,着力推进轨道装备工业园区建设,大力支持配套产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等七个方面。
二是着力建设“长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园区”,集群发展这一产业。园区总面积为21.5平方公里,计划用三年时间使之成为长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的研发、制造、配套、维修和检测的集中区。其发展方向是将这一园区建设成为“长客股份”最完备的产业发展与配套服务平台,全国规模最大、竞争力最强、产品结构合理、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铁路客车和城市轨道车辆研发、生产与出口基地。
园区目前发展速度很快。建园伊始,由中国北车投资30亿元的14个投资项目就一并签约,这14个项目都落户于长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园区,除时速300公里动车组制造项目外,其余的均是为轨道客车配套的制动系统、齿轮箱、空调机组和座椅、通风管等生产项目。2011年1月21日,国内28家掌控轨道客车生产制造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的企业又落户长春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开发区,签约企业投资总额达到51.5亿元,投产后总产值将超过100亿元。入驻的28家企业中,有19家企业是铁道部指定的轨道客车A类核心配套企业。至此,入驻园区的相关配套企业已达到49家。此次签约将使长春市轨道客车本地配套率接近40%。
三是兴建全国首个高速列车研制基地。该基地总体规划投资约28亿元,分三期建设,一期投资8亿元,建设内容包括牵引试验线、环形调试试验线、国家工程实验室、高速动车组生产线和配套工程,项目完成后,长客股份将具有时速35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和时速120公里城市轨道车辆的研发试验能力,届时,长客股份将拥有世界上试验速度最高的高速列车实验基地。同时国家还决定,把高速动车组制造中心、零部件制造中心、研发检测中心、维修中心放在长春,目前这四大中心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正是由于举全市之力,长春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正在实现跨越式发展:前不久,随着长客股份第1000辆城际铁路客车驶出生产线,一个城铁车辆年产量的世界纪录也随之诞生。这标志着该公司已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研发能力最强的城铁车辆研制出口基地,更意味着中国城铁车辆制造跨入世界一流行列。刚刚在长客股份下线的第1000辆城际铁路客车,是该公司为香港铁路(港铁)西港岛线项目研发的首列地铁客车,也是内地第一个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承担的地铁项目。做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该车在车体强度、寿命、噪音控制、防火性能等方面均采用了国际最高标准,从而填补了国内A型高档不锈钢地铁客车的空白。
对轨道客车产业的大发展,长春市既有决心又充满信心。用长春市市长崔杰的话说: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在不久的将来,将长春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铁路客车和城市轨道车辆研发、生产与出口基地。在刚刚公布的“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长春市也明确提出,将轨道客车产业列为全市10大重点建设工程,总投资100亿元,加快推进轨道客车产业园建设,依托北车集团长客股份公司和长客装备公司,强化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加大轨道客车研发力度,确保领先优势,稳定市场占有率,建成世界级的双千辆轨道客车生产和研发基地。
作者:wsm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