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备

恒邦股份:黄金冶炼行业的绿色革命先锋

©原创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5-05-20 11:17
分享到:

在“双碳”战略引领下,传统工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绿色变革。作为中国黄金冶炼行业的领军者,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以一场自内而外的“绿色革命”,打破“高污染、高能耗”的行业桎梏,从氰化尾渣零产生到砷污染物变废为宝,从余热供暖到光伏发电,恒邦股份用科技创新书写了“点石成金”的生态传奇,以全产业链的绿色实践,重塑黄金冶炼的产业基因。

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烟台总部。

从“谈氰色变”到“无氰冶金”的产业革命

黄金冶炼行业曾长期依赖氰化提金工艺,每生产1吨黄金产生3吨含氰危废的行业困局,让这个行业的环保治理一度陷入“末端兜底”的被动局面。

黄金冶炼需要一条新的出路,但路在哪里?

恒邦股份以“做环保就是做产品”的颠覆性创新理念,拉开了这场产业革命的序幕。从工艺源头开始,针对传统湿法冶金产生的氰化尾渣污染环境的难题,他们第一个吃螃蟹,率先开展黄金冶炼技术的革新攻关,彻底摒弃了传统“焙烧-氰化”湿法冶金工艺,开发出了全新的“造锍捕金、高铅提金”技术路线,开创性构建起了以“资源综合回收”和“危废协同利用”为两翼的火法无氰冶金体系,每年减少氰化尾渣约20万吨,从源头解决了氰化尾渣及含氰废水的产生。

这项荣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荣誉认证的技术体系,不仅让黄金冶炼摆脱了“环境原罪”,更使每克黄金都镌刻上绿色基因。

从“工业三废”到“资源再生”的生态闭环

在恒邦的绿色版图中,没有真正的“废弃物”,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

冶炼企业每天会产生大量废渣、废气、废水,其中含有许多高价值稀散稀贵金属难以回收,既造成了环保隐患,也制约了企业效益。“十四五”以来,瞄准这一瓶颈,恒邦股份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尝试。

为将冶炼废渣中的高价值金属“颗粒归仓”,他们开发了危险废物协同处理新模式,通过熔池熔炼造锍捕金工艺,对危废中金银铜二次回收及熔炼渣再利用,实现了25万吨/年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同时,自主研发多金属协同回收工艺,实现了锑、铋、碲、硒、铂、钯等10余种稀散稀贵金属的回收,综合回收率突破90%。其中他们开发、实施的“复杂金精矿绿色高效利用关键技术”“新一代绿色高效提炼稀贵金属技术及应用”项目,分别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为了把工业废水零排放、全利用,他们采用“雨污分流、分类处理、分质回用、深度处理”废水综合利用模式,投资建设了综合废水处理及回收系统,实现了对不同种类的废水分类处理后全部循环利用,同时实现了对废水中有价元素的二次回收。借助公司完善的内部水循环体系,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及工业废水的“零外排”。

而在废气治理方面,恒邦股份采用“双氧水脱硫工艺”处理冶炼生产烟气,采用国际先进的“离子液吸收解析工艺”处理冶炼环集烟气,并将烟气用于制作硫酸产品,实现了废气污染物的资源化利用。其余废气在满足现有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基础上,执行了更为严格的内部控制标准,排放浓度远低于现行标准。“十四五”期间,恒邦股份先后投入1.1亿余元,实施绿色化升级改造,大幅削减了各类污染物排放。

这些创新尝试,使恒邦形成了“原料-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产业链,真正实现了“有限资源,无限循环”。

从“耗能大户”到“能效领跑”的蜕变

站在厂区向南望去,一望无际的太阳能板向我们揭开了恒邦股份清洁能源革命的一角。

他们利用雨水收集池铺设光伏板,建设的60MWp水光互补电站,年发电量93300MWh,形成了“板上发电、板下治水、水光互补”的高效用能新模式。另外,为进一步深化清洁能源替代,他们投资建设了LNG气化站,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替代煤炭,不断提高能源清洁化、低碳化水平。

在余热、余能回收利用方面,他们建设投运了5台汽轮发电机组,构建余热梯级利用网络,高温余热发电年供电35000MWh,低温余热供热面积达到52万多平方米,年节约煤炭消耗约2万吨。

通过构建“光气热”多能互补体系,多举措深化节能降碳,恒邦股份万元产值能耗较“十四五”初期下降54%,成为2023年度行业内唯一一家获评工信部“能效领跑者”的黄金冶炼企业。

从被动治污到主动创绿,从技术跟随到模式引领,恒邦股份用实践证明,绿色不是成本,而是竞争力,环保不是负担,而是新动能。在这条“点石成金”的绿色长征路上,恒邦正以中国智慧书写黄金冶炼的生态答卷,为全球黄金矿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东方范本。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历史节点,恒邦股份将始终向绿而行,绘制“零废弃冶炼”的未来蓝图。(王鲁)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