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国家政策的密集出台也为其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2024年,低空经济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与此同时,各地也纷纷出台低空经济专项政策,为低空经济安全监管提供支撑。
记者了解到,《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条例》从基础设施、飞行服务、产业发展、应用推广、安全保障等方面进行详细规范。除广州外,无锡、苏州等地也在积极推进低空经济安全监管建设。此外,各地在空域管理方面进行创新探索,苏州率先建成低空空域数字孪生系统,长沙构建全域低空空域协同运行管理体系,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空域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飞行的安全性和效率。
“随着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低空经济安全成为网络安全领域的新焦点。”赛迪顾问网络与数据安全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低空经济安全市场结构来看,监测系统为市场占比最大领域,市场份额达到43.5%;反制设备紧随其后,市场份额达到35.6%。
面对这一新蓝海,企业纷纷布局,抢占市场先机。比如历正科技打造无人机侦测反制设备、特金智能成为全球首家突破TDOA城市级网格化无人机管控技术的企业。
数据显示,2018-2025年,全球低空经济安全领域专利总计申请52件,中国占全球专利申请量的九成以上,其中江浙沪地区为中国低空经济安全专利申请集聚地。当前,低空经济安全主要面临空域管控缺乏、安全隐患感知薄弱、防护反制等问题,相关技术正在向多源数据融合、智能算法驱动以及全生命周期管控预警等方向发展,试图形成覆盖“感知-决策-执行”全链路的技术体系。此外,在入网鉴权与身份认证体系、低空数据安全防护以及异构设备标准化与兼容性等方面,仍需投入更多的研发力量。
随着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空联网、航路网、空管系统等低空产业基础设施以及不断增长的联网飞行器,都将面临复杂、严峻的网络和数据安全风险。“为保障低空经济健康发展,亟需构建从管理到技术的全面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加强产业各环节的安全管理,提升低空经济的安全应急响应能力。”上述负责人表示,在国家政策陆续出台和网络安全意识的不断提升,低空经济安全监管与防护措施会越来越完善,中国低空经济安全市场将迎来快速增长。预计到2027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中国低空经济安全市场规模也将超30亿元,未来三年复合增长率将达43.4%(霍悦)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