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徐如玉
“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的利用是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到2030年全球绿色甲醇氯胺年用氢需求超过4800万吨,氢液氢可以实现规模化应用,年用氢需求可以达到660-1400万吨。”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司长丁志军在2024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中提到,现在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规模化应用、产业化发展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经济性问题、应用场景问题、缺乏成熟工程应用解决方案等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针对这些问题,立足于实际,有可能会出台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的应用实施方案。未来,将围绕下述三方面开展重点工作。
一、拓展多元应用场景,我们将支持工业企业、工业园区特别国家高新区178个高新区开展氢能供给消纳相结合的一体化应用,推荐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提升氢能综合利用效能,结合资源禀赋特点和产业布局,有序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推动工业副产氢就近消纳,扩大清洁低碳氢的供给,我没有提绿氢这个概念。我们讲清洁低碳氢这里包含了工业副产氢。支持先进技术装备市场化应用,遴选推广氢能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力争到2027年清洁低碳氢在冶金、合成氨、合成甲醇炼化等行业能够实现规模化的应用,在工业绿色微电网、船舶、航空,包括现在已经有一些试点案例的轨道交通领域实现示范应用,形成一批氢能的交通、发电、储能商业化应用模式。
二、加强技术装备的攻关,我们支持企业、科研院所,特别高校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建设氢能领域的科技创新平台、中试验证平台、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等等,工信部有7所高校,在这个领域里都有很多的建议,我们哈工大跟哈电就是东三省氢能联盟,也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我还是很受振奋的。我们将着力提升高效制氢电解槽、大功率、长寿命的燃料电池、高压氢气储存容器等重点产品性能指标和批量化生产能力,推进产品的迭代升级,加坡突破纯氢冶金、合成氨、柔性生产工艺、氢电耦合全流程协同控制等关键技术工艺,以及高炉副氢喷枪等关键零部件和材料。
三是夯实产业发展的基础,我们将培育一批产业生态主导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产业聚集区,以及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系统方案提供商,初步构架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我们将制定电解水制氢装备制造行业的规范条件,发布规范条件企业名单,培育氢能领域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支持有条件地区打造一批氢能产业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中小企业的特色产业集群,推动制定清洁低碳氢认定等多元化应用标准,推动相关产品的碳足迹国际标准的互认,积极与欧美日等氢能技术领先的国家开展交流合作,加快提升产业发展的水平。这里提到有些工作是节能是自己在做,有些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其他司局在做,立足在部里形成合力,结合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要素推动氢能产业能够高质量的发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