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备

全国人大代表韩晓军:优化首台套及首批次材料研制支持政策

©原创 发表时间:2024-03-05 14:14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郭宇

全国人大代表国机重型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韩晓军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围绕如何培育企业新质生产力时表示,国机重装将充分发挥创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同时,韩晓军的提案围绕支持重大技术装备及首批次材料研制的政策提出了多项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国机重型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韩晓军

500兆瓦级锻件用极限打破壁垒

韩晓军表示,国机重装研制的500兆瓦级高水头冲击式转轮中心体锻件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产品之一,正是企业践行新质生产力的体现。

冲击式转轮作为水电机组中研发难度最大、制造难题最多的核心部件之一,掌握其技术就掌握该领域的市场话语权。为此,国机重装充分发挥自主创新技术优势和极限制造能力,开展了系统性的材料基础特性及制造工艺技术研究,攻克了水电用特大型锻件钢水纯净化冶炼、厚大饼类件形性控制仿形锻造等系列关键核心技术,从源头和底层破解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掌握了锻件研制全流程关键技术。

国机重装研制的500兆瓦级高水头冲击式转轮中心体锻件应用于扎拉电站500兆瓦高水头大容量冲击式水电机组,该电站是目前世界在建综合难度最大的冲击式水电项目。冲击式水电机组是服务国家“加快西南水电基地建设”重大战略需求的主力机型,研制世界首台最大的冲击式转轮中心体锻件是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役的又一次冲锋,也是国集重装作为国之重器的职责和使命所在。国机重装成功研制世界首件500兆瓦级冲击式转轮中心体,填补了国内空白,标志着我国在冲击式水电用特大型锻件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培育新质生产力赢得发展主动权

近年来,国机重装在清洁能源、航空航天、先进冶金、新型储能等领域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涌现出一批原创性的科技创新成果,助力企业抢占发展制高点,赢得发展主动权。

韩晓军表示,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国机重装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优化创新机制,不断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大力实施精益管理与数智赋能,重点在清洁能源、航空航天、先进冶金、石油化工、节能环保等高端装备领域进行战略布局,加快推进重大装备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推动人才链、创新链相融相促,数字智能和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实现产业向新,生产力焕新。

开年以来,多个行业、地区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积极谋划,国机重装也瞄准了新的赛道。韩晓军表示下一步国机重装将从三方面培育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一、持续推进金属成型技术与重型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大型铸锻件先进制造技术及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能力建设和水平提升。积极打造相关领域原创技术策源地,以突破高端整机、关键零部件及填补空白为主攻方向,切实提升基础制造工艺装备设计、制造能力,以科技创新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引擎”,以原创性技术创新培育新动能。

二、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方向。瞄准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导向,通过技术改造、工艺更新、材料替代促进传统产业焕新升级,加快实施绿色科技应用推广,让重大装备科技分量更足、绿色成色更浓。加快“数改智转”步伐,推进数字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围绕打造数字运营、数字工艺、数字车间应用,实现装备制造全过程数字化建设。坚持推进精益运营,紧盯精益价值创造目标,推动企业生产方式、发展模式和企业形态持续性变革创新。

三、服务国家战略所需,布局产业链未来业务,巩固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打造世界一流重装企业目标,加快新兴领域开拓创新,在清洁能源、新型储能、先进环保等新兴业务领域加大研发成果转换和产业化应用,在新材料领域努力跑出“加速度”;围绕“制造+服务”打造现代工业服务产业,培育检验检测、工业安装、运维服务等特色延伸业务,加快新赛道产业布局,助力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建议给与首台套更多支持政策支持

在此次提案中,韩晓军重点围绕首台套及首批次材料研制支持政策提出了建议。韩晓军建议国家设立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及关键材料首批次研发基金,加大对首台套、关键材料首批次研制的资金支持。同时支持首台套产品迭代升级,鼓励行业院所、龙头企业建立首台套智能运维和数据平台,积累运行数据,反馈给制造企业优化迭代。其次加快落实《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意见》,支持行业头部企业搭建中试平台,对配合头部企业开展试制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给予优惠政策支持,着力解决首台套产品的中试共性问题,不断提升首台套产品质量水平。

韩晓军还建议优化首台套保险和激励政策。对首台套关键零部件、首批次材料进行差异化保险,针对不同首台套产品设定不同有效期,对首批次零部件、首批次材料保险比例差异化设置,将首台套保险对象从生产制造业企业扩展到工程总承包企业。同时,提高首台套补贴政策中重大技术装备的奖励比例。同时,建议相关部门优化首台套市场推广应用支持政策。


编辑:郭宇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