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备

烟台“双碳”项目总投资规模预计超过4000亿元

发表时间:2021-10-22 13:36
分享到:

  1019日,由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烟台市人民政府、中国核学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能源报社主办,烟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烟台市新兴产业发展推进中心、烟台众创核电研发中心承办的“2021碳达峰碳中和烟台论坛在山东省烟台市国际博览中心开幕。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核学会理事会党委书记、理事长王寿君,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苏伟,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德雁,英国国际贸易部驻华贸易使节吴侨文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以视频形式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烟台市委常委、副市长张代令主持开幕式。

  郑德雁表示,烟台市当前正在系统谋划部署“双碳”工作,加快形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布局,力争在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走在前列。本届论坛将深入探讨“双碳”领域重大课题,集中发布一系列重要事项、重大合作和重点项目,将对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烟台开展‘双碳’工作有基础有优势也有需求,我们愿当碳达峰碳中和的排头兵。”

  解振华表示,烟台市提出围绕率先建设智能低碳城市的目标,着力发展低碳关键技术和产业集群,着力打造国际领先的清洁能源基地,着力优化全域能源网、交通网、智慧网、市政网等低碳基础设施,着力推进低碳产业园区和居民社区示范建设的工作思路,是对我国城市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探索。

  王寿君表示,近年来,山东省核能发展取得积极进展,海阳核电取得了全国首个核电抽汽供热商用项目及世界首个水热同传实践工程等重大突破。“烟台市在打造国家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市,以及在核能供暖、海水淡化、制氢与储能、危废处理、海上风电等领域将有非常值得期待的长远发展。”

  实现“双碳”目标,对作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烟台市而言,既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更是加快低碳转型、实现换道超车的重大机遇。

  立足经济发展后劲和清洁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烟台市按照“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彰显特色”原则,联合企业、高校研究编制“一谷一区一岛一港”,即丁字湾双碳智谷、烟台3060创新区、长岛国际零碳岛、蓬莱北方风电母港发展规划。

  烟台3060创新区将依托该市核电装备制造、科技研发、节能环保产业优势,重点规划建设双碳展示体验中心、碳中和大数据中心、双碳产业发展基金中心、储能研究中心及绿色设计中心等。蓬莱北方风电母港将依托蓬莱海工、海上风电、船舶等装备产业基础以及深水良港条件,打造立足山东、辐射全国和东北亚、东南亚的中国北方风电母港,形成以装备制造、研发设计、检测认证、运输安装、智慧运维等为一体的海上风电全产业链。

  未来,烟台市还将开展“碳汇+数据+金融+文旅+民生等新型合作实践,探索零碳立体新场景,组建专业化实体公司、设立专项基金,全方位高水平打造全国首个国际零碳生态岛。

  “烟台形成的‘双碳’机会清单巨大,目前已形成省级市级与‘双碳’相关的重大项目七大类93个,总投资规模预计超过4000亿元,包括高端化工、新能源高端制造业、低碳交通、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绿色智慧矿业、生态治理和环保产业等领域。郑德雁介绍。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在我国全力推动碳达峰碳中目标实现的背景下,烟台市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全方位推进低碳示范的创新实践,将为山东省乃至全国提供一份绿色转型的城市样本。(郭宇)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