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经晓萃
10月20日,刚参加完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的谭旭光,第一时间赶回潍坊,专程到生产车间看望星期天奋战在生产一线的员工。
谭旭光指出,全体领导干部及管理人员要走进生产一线,要严格执行24小时干部带班制度,主动关爱员工、服务员工,让员工舒心生活、激情干事,全力以赴夺高产、保订单,抢占市场先机,助力潍柴在山东新动能转换中不断实现新跨越。
谭旭光的节奏总是急匆匆的,而潍柴集团的成绩也不负众望。最新数字显示,今年1~9月份,潍柴订单持续走高,预计10月份订单将创历史新高。
近来潍柴捷报频传,先是潍柴与白俄罗斯马兹集团合资建设的发动机生产厂正式投产,开始批量生产柴油发动机。紧接着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的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第一批)评选结果揭晓,潍柴动力成功入选,成为首批8家智能制造标杆企业之一。
高端产品全面发力
10月19日,山东重工携旗下高端智能装备产品悉数亮相2019新动能·青岛展览洽谈会。山东省省委书记刘家义率队视察山东重工展区。在潍柴大马力拖拉机CVT动力总成旁,他详细了解该产品的技术与应用情况,对潍柴填补中国高端农业装备无级变速箱技术空白给予高度肯定。
中国工业报记者从现场的技术人员处了解到,潍柴12M55柴油发动机在今年年初上市,目前已经有了一定的销售业绩,产品受到市场关注。
近年来,潍柴通过智能制造整体战略布局,构建了较为全面的研发、生产、运维体系。其中闭环的智慧研发体系,实现设计、仿真、试验一体化,支撑五国十二地协同研发;基于潍柴特色的WPS体系,推动企业持续改进,深化智能制造落地;以用户体验为核心,应用车联网、图像识别、增强现实、移动定位、远程服务等新技术,逐渐实现智能化服务。
同时,潍柴智能制造硕果累累,成功获批国家首批 “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建有国家 “汽车发动机数字化生产车间”等。未来,潍柴将以AI人工智能持续创新发展之路,不断提高智能制造水平,助力高质量发展,在国家智能制造中持续发挥示范引导作用。
海外市场越拓越宽
近日,白俄罗斯马兹潍柴公司举行正式投产暨批量交付仪式,正式见证了 “一带一路”上中白合资项目的成功。
潍柴的海外成功不仅限于此。
在10月19日的山东重工论坛上,谭旭光讲到,目前,山东重工·潍柴动力海外业务占比达到40%,近5年海外收入和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30%、47%。
谭旭光表示,潍柴的跨国并购归根结底一点, “我是山东人,深受孔孟文化的影响,我相信,尊重别人就一定能赢得别人尊重”。
“在国外,大家都非常信任潍柴,潍柴在任何一个国家的交易都是公开透明的,每个承诺都会兑现。”德国凯傲集团也是潍柴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在德国凯傲集团首席执行官高登·李斯克看来,潍柴能够并购德国凯傲、法国博杜安、意大利法拉帝游艇等企业,并且并购后的协同做得特别好的重要原因在于,潍柴对当地的法律了解得非常透彻,并且明白当地的传统习俗、文化、消费习惯等,这为开拓当地市场创造了极大条件。
谭旭光说,在行业内跨国并购有一个铁打的 “七七定律”,即70%的并购没有实现预期的商业价值,其中又有70%失败于并购后的文化整合,而潍柴做得好,与三点因素密不可分:基于潍柴WOS运营管理模式、以文化融合为主导的 “四融合”跨国整合方法、一把手亲自抓和借助国际优秀外脑相结合。山东重工·潍柴动力通过全球化与国际合作,已经实现了从过去出口产品、服务,到现在输出资本、技术和管理的转型,打造了全球知名的“潍柴”品牌家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