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登录中国工业报账号
×
邮箱/手机号
密码
验证码
下次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还没账号?
立即注册
其它登录方式
QQ登录
新浪登录
微信登录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切换账号
个人中心
我的投稿
云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头条
要闻
部委
装备
能源
化工
材料
数智
区域
文化
数据
新三农
工业文旅
中国机械
原创
财经
公司
消费
质量
汽车
会展
财金
视频
专题
人物
时代高光
工业小镇
班组天地
首页 /
装备
船舶行业对外资全面开放彰显未来发展信心
发表时间:2019-07-30 23:45
分享到: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联合发布 《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 (负面清单)(2019年版)》和 《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 (负面清单)(2019年版)》,新推一批开放措施,自7月30日起实行。至此,最新版的全国和自贸试验区两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如期落地。
其中,2018年版负面清单共有7条特别管理规定,但新版缩减为6条,取消了国内船舶代理须由中方控股的限制这条特别管理规定。
据悉,中国船舶工业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郭大成早前透露,第一阶段是1978~1999年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改革任务是创新体制,夯实基础,以市场突破推动产业崛起。通过这一时期的大胆探索,造船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造船技术水平显著提升,船舶产品出口实现 “零”的突破,中国逐渐成为世界造船业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第二阶段是2000~2008年的跨越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改革任务是提升能力,扩大规模,以产量跃升实现跨越式发展。进入新世纪,国际造船市场持续兴旺,为造船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中国船舶工业凭借着日益增强的综合竞争优势,牢牢抓住这一机遇,加快承接国外产业转移的步伐,造船产量实现跨越式增长。
第三阶段是2009年至今的转型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改革任务是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以高质量发展实现造船强国目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正处于迅猛发展中的中国船舶工业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国际航运市场急剧下滑,新船订单大幅减少,海工市场也陷入极度萧条,中国船舶工业发展面临严峻形势,行业再一次站在历史的重要关口,深化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建设世界造船强国的惟一选择。
郭大成认为,坚持对外开放是船舶工业持续快速发展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为此,他建议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合作,提升国际话语权。船舶工业的发展既是规模总量、技术能力等硬实力提高的过程,也是市场规则、标准规范等软实力提高的过程,国际话语权正是产业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大对外交流合作是建立中国国际话语体系的重要途径。 (
李 意
)
分享到:
登录
评论一下
评论
0
人参与,
0
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
0
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
确定
取消
热门文章
2024年中国工业报社“寻找中国新质生产力标杆活动”全面启动
2024-04-15 11:21
中国工业报旗下“能源与原材料工业”公众号全新上线!
2024-04-10 14:35
私域消费乱象调查:有的收钱不发货有的非法荐股
2024-03-26 09:34
万亿美元大市场 中国加速发力2027年综合实力世界领先
2024-03-26 08:58
中国为世界经济复苏和稳定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
2024-03-24 14:54
如何以人工智能引领产业融合发展?要瞄准这些前沿方向
2024-03-25 10:03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