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登录中国工业报账号
×
邮箱/手机号
密码
验证码
下次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还没账号?
立即注册
其它登录方式
QQ登录
新浪登录
微信登录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切换账号
个人中心
我的投稿
云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头条
要闻
部委
装备
能源
化工
材料
数智
区域
文化
数据
新三农
工业文旅
中国机械
原创
财经
公司
消费
质量
汽车
会展
财金
视频
专题
人物
新营销
工业小镇
班组天地
首页 /
装备
中国农业大学成立国家保护性耕作研究院
发表时间:2019-07-24 09:03
分享到:
7月11日,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保护性耕作研究院揭牌仪式在金码会议中心举行。校长孙其信,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康绍忠等为研究院揭牌;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副司长李安宁,农机鉴定总站、农机推广总站站长刘恒新,联合国可持续农业机械化中心主任李宇彤出席仪式并致辞。
李安宁指出,保护性耕作以机械化为基础,集成了秸秆还田覆盖、少免耕精量播种、高效植保和深松等技术,在蓄水保墒、培肥地力、节本增效、减少农田土壤侵蚀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显著成效,可以实现旱作地区农业生产目标和环境保护目标 “双赢”,绿色、高效,是对传统耕作的技术革命,已经成为北美、南美及欧洲大部分国家的主流耕作制度。我国1992年引进保护性耕作,经过长期试验、研究和示范,取得长足进步,初步建立了中国特色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形成了适合不同区域的保护性耕作技术路线,年实施面积已经超过1.1亿亩。当前,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对保护性耕作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必须凝心聚力,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促推广,加快推动保护性耕作向更高水平、更宽领域发展。希望研究院建立完善工作机制,集中相关学科优势资源,不断突破难点堵点,从基础理论、技术攻关、模式探索、试验示范、科学普及、人才培养等方面为保护性耕作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与智力支持,为建立中国特色保护性耕作制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据悉,研究院将强化多学科融合,整合有关学院的科研人员,形成农机、栽培、土壤、水利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团队;对接国家发展保护性耕作的技术需求,加强与企业、地方的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强化社会服务意识,参与制定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划,逐步建成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交流、成果评价与转化、人才培养和职业技术培训的基地。 (
本文来自农业农村部农机化司
)
分享到:
登录
评论一下
评论
0
人参与,
0
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
0
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
确定
取消
热门文章
创下多个“第一次” 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有创新意义
2025-05-08 12:24
我国推出一揽子金融政策 支持稳市场稳预期
2025-05-07 14:06
“玲龙一号”迎建设关键期 国际小堆掀发展热潮
2025-05-07 09:56
31省份“一季报”发布 21省份增速跑赢或达全国水平
2025-05-06 11:21
低空经济黄金十年启幕:破局“一张网”,竞逐万亿新蓝海
2025-04-29 12:07
“数字中国”建设迈入快车道 为新型工业化加速赋能
2025-04-29 12:05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