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登录中国工业报账号
×
邮箱/手机号
密码
验证码
下次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还没账号?
立即注册
其它登录方式
QQ登录
新浪登录
微信登录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切换账号
个人中心
我的投稿
云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头条
要闻
部委
装备
能源
化工
材料
数智
区域
文化
数据
新三农
工业文旅
中国机械
原创
财经
公司
消费
质量
汽车
会展
财金
视频
专题
人物
新营销
工业小镇
班组天地
首页 /
装备
南京农机化研究所蚕豆专用联合收割机研制成功
发表时间:2019-07-24 09:03
分享到:
日前,制约我国食用豆产业发展的机械化收获环节取得突破。在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研究室主任、收获机械化岗位专家陈巧敏研究员的带领下,研究所食用豆收获机械化团队研发的全喂入式蚕豆联合收割机在江苏南通成功进行了机械化作业试验示范,作业效果良好,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为推动食用豆产业发展提供了装备支撑。
蚕豆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食用豆品种,广泛分布于江苏、云南、四川、青海和甘肃等地,是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作物之一。蚕豆由于籽粒较大且不圆整、成熟期不一致且秸秆比重大,在机械化收获时极易产生籽粒破碎和含杂率高等问题,采用适度改进的稻麦收割机作业时破碎严重、损失率高,收获是当前蚕豆整个生产过程中的 “卡脖子”环节,特别是大籽粒蚕豆的机械化收获,更是难中之难、坚中之坚。目前大都依靠人工割晒或摘荚、脱粒和清选,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仅收获花费就占生产总成本的50%以上,伴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在收获季节普遍存在无人可用的情况,极大限制了产业的发展。
为实现重质量、降成本、提效率的现代农业生产需要,提升蚕豆机械化生产水平,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食用豆收获机械化团队以大籽粒蚕豆为研究对象,经近两年的科研攻关,解决了大籽粒蚕豆机械化联合收割专用割台、高效低损脱粒和无损物料输送等关键技术,历经数轮试验改进,确定出适用于大籽粒蚕豆联合收割作业的最佳机构设计及参数组合,试验表明在用于大籽粒蚕豆 (通蚕鲜6号,粒均长2.5cm,粒均宽1.8cm,干籽百粒均重195g,目前大籽粒蚕豆的典型品种)收获作业时综合损失率和破碎率低于5%,含杂率低于3%。通过与常规稻麦收割机作业对比,优化效果异常显著。经测算,采用蚕豆专用联合收割机综合作业效率是当前人工收获的20倍以上,每亩纯收益可提高30%,作业效果得到农技人员及种植户的一致好评。通过进一步的示范展示,可大大提升广大农户大规模种植蚕豆的信心,有力推动我国食用豆产业的发展和生产过程的技术升级。 (
雷 蕾
)
分享到:
登录
评论一下
评论
0
人参与,
0
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
0
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
确定
取消
热门文章
创下多个“第一次” 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有创新意义
2025-05-08 12:24
我国推出一揽子金融政策 支持稳市场稳预期
2025-05-07 14:06
“玲龙一号”迎建设关键期 国际小堆掀发展热潮
2025-05-07 09:56
31省份“一季报”发布 21省份增速跑赢或达全国水平
2025-05-06 11:21
低空经济黄金十年启幕:破局“一张网”,竞逐万亿新蓝海
2025-04-29 12:07
“数字中国”建设迈入快车道 为新型工业化加速赋能
2025-04-29 12:05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