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来,潍柴坚守“打造民族工业品牌、争创世界一流、振兴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初心不变,无论行业如何跌宕起伏,无论形势如何风云变幻,始终聚焦主业搞改革、促创新、抓并购,最终练就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国际影响力。
国企为何要攻主业?今年1月21日,山东省召开全省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根据相关报道,2018年,山东省属企业主要经营指标创历史新高,其中资产总额达到29303亿元,同比增长18%。但实际上,这不到3万亿元的资产分布于78个行业大类。据了解,省属企业“贪大求全”现象普遍,今年山东国资国企改革将重点攻克这一问题。
国企“贪大求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据介绍,有的项目是国家宏观调控从严从紧的项目,有的是科技含量不高、处于产业链低端的项目,有的是蕴含高风险的项目,甚至还有超出自身能力的无资本实力、无人才储备、无管理经验的“三无”项目。而一段时间以来,赚快钱将更多资源转向发展虚拟经济,钢厂去养猪,化工企业涉足金融,不少企业纷纷搞起房地产的国有企业“跨界”发展新闻不断。
“跨界”这个词很潮,但是对国企来说,搞跨界容易偏离方向、误入歧途。在企业发展中,不费劲、赚热钱的诱惑很多,“撒芝麻盐”式的低水平投资项目频现,占用大量宝贵资源,严重制约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长远发展。
去年7月山东省党政考察团到苏浙粤考察学习时就发现,三省都非常重视主业在国有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引导作用。
例如江苏要求监管企业主业控制在3个以内,近年来省属企业新增投资95%以上集中在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等领域。
浙江实行投资项目负面清单,国有资本在电力、交通运输及商贸物流等基础性领域和优势行业聚集度达85%以上。
今年1月底,山东省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省属企业主业管理工作的意见》。意见要求,省属企业发展主业需紧密对接“十强”产业,一般不超过3个;其中单个主业的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原则上不低于企业总额的25%。
3月28日,为引导省属企业突出主业发展,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山东省国资委日前对28户省属企业的主业进行了重新确认,并公开发布了首批省属企业主业名单。
经重新确认,28户省属企业中,山东国惠投资有限公司、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泰山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4户企业的主业各明确为1个,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机场有限公司、深圳东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11户企业的主业各明确为2个,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的主业明确为4个,另有12户省属企业的主业各明确为3个。
心无旁骛攻主业,潍柴走出了一条令人瞩目的国企改革发展之路,成为新时代山东国企改革的成功典型,为全省国企改革发展树起了标杆。向潍柴对标对表,国企要敢于拿出决心勇气,做强做优做大主业,在主业上闯出一片天地,干出一番事业,才真正能赢得市场、赢得未来,成为真正的“国之重器”。
(王召群)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