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备

我国软件产业形成全方位开放合作态势

发表时间:2019-07-02 16:02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王雨阳

 

  软件是信息技术之魂、网络安全之盾、经济转型之擎、数字社会之基,是引领新一轮科技创新的源动力。“软件定义”正在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驱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推动智慧社会加速演进。6月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司长谢少锋在 “软件产业发展情况”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情况。

 

软件产业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谢少锋介绍,2018年,我国软件产业实现业务收入6.3万亿元,同比增长14.2%;实现利润总额8079亿元,同比增长9.7%。今年1~5月,实现业务收入2.63万亿元,同比增长14.7%;实现利润总额3228亿元,同比增长10.5%。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18年,软件产品、信息技术服务和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比例为31∶55∶14,其中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7.6%,快于行业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龙头骨干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9.6%,销售利润率为9.2%,全行业正逐步形成大企业和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良好局面。

  软件定义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软件创新引擎作用更加凸显。目前,我国软件信息服务消费占比提升至46.8%,全国开展网络化协同、服务型制造和个性化定制的企业比例分别达到33.7%、24.7%和7.6%;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增至 68.6%和48.5%。

 

产业开放发展大门会“越开越大” 

  中国软件产业领域已形成全方位开放合作的良好发展态势。

  谢少锋介绍,2018年,中国软件业实现出口554.5亿美元,占全行业业务收入的6%左右,其中软件外包服务出口增长5.1%。今年1~5月,实现出口187亿美元,同比增长5.5%。

  2000年国务院印发了 《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2011年又出台了 《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18号文件和4号文件均明确提出 “凡在我国境内设立的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企业,不分所有制性质,均可享受本政策”。

  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测算,2018年,国外软件企业在华收入约1946亿美元。正是在政策的支持和产业界共同努力下,国外软件企业在中国取得了快速发展。也对全球软件产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开源生态建设,是国际开源生态的重要贡献者。全球最大的开源代码平台上有超过3000个来自中国的开源项目,云计算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三个开源项目中贡献前五名企业中均有2家以上为中国企业。中国在软件产业领域的国际标准制定和人才引进交流等方面日益广泛和深入。

 

工信部六举措推动软件产业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坚持应用牵引、市场主导、价值驱动、生态优化、开放包容的原则,从六个方面推动我国软件产业发展。”谢少峰表示,一是加强产业战略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市场活力,营造有利于软件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二是全面推进重大应用。充分发挥重要领域信息化建设的带动牵引作用,引导产用联合攻关、协同创新。三是重点突破关键软件。加快发展高端工业软件、关键基础软件,培育壮大平台软件、应用系统、开源社区等新兴业态。四是深入推动融合发展。围绕工业互联网战略需求,加速工业技术软件化,发展软件定义、数据驱动、平台支撑、服务增值、智能主导的新型制造体系。五是完善产业发展生态。建立完善软件价值评估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引导产业可持续发展。六是加强软件人才培养。加强软件国民基础教育,创新产教融合,强化信息技术新工科建设和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引导产业人才队伍走向中高端。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