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郭俐君 杨明
聚民智、进诤言、谋良策、凝共识、出实招……在接下来的十天中,汇聚北京的2000余名全国政协委员将在这里度过充实而忙碌的一段时光。
在3月3日于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开幕会上,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代表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围绕加强薄弱环节、改进不足之处,把质量导向鲜明树立起来,推动政协工作从注重“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向“做出了什么效果”转变。
与此相呼应,人民政协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并聚焦中心任务,紧扣打好三大攻坚战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协商议政。其中,高质量发展,尤其是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关注点。
上述报告明确指出,将着眼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强化基础研究、促进重大原始创新和支持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共享经济等新兴产业健康发展组织调研视察,召开发展实体经济、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专题协商会。聚焦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提振民营企业信心、放宽市场准入、缓解融资难等持续建言,推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东北振兴、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大别山绿色发展等考察建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每季度召开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定期研判新情况新问题,务实提出意见建议。
值得一提的是,受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托,在此次开幕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苏辉向大会报告了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以来的提案工作情况。据统计,自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以来,广大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聚焦打好三大攻坚战等,提交大会提案5360件,平时提案211件。经审查,立案4567件,交165家承办单位办理。截至2019年2月20日,99.2%已经办复。据悉,其中有不少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相关。在今年的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将会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发出哪些声音,备受国人期待。
就目前形势来看,我国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呈现稳中趋缓、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的局面。为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在今年七大重点工作任务首位。按照中央相关部署和做好“六稳”工作的要求,今年工业将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狠下功夫,确保“稳”和“进”成为今年工业领域的主旋律。
基于此,人民政协将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的关键问题、重大问题,贯彻“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形成一批高质量建言成果,有针对性地抓好重点协商议政活动,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并针对创新驱动发展等开展专题协商。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