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16年弹指一挥间,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从发展构想上升为战略决策,从发展规划转化为具体项目,从25万吨小甲醇的体量拓展成现代化工业基地,从一片荒滩戈壁变为投资兴业的热土,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和宁夏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2018年,宁东基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6%;工业总产值达1200亿元,工业增加值增长15%;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达86.5%,成为宁夏工业经济的动力源和稳定器。宁东基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经验受到国务院通报表彰,获评全国化工园区第8名、全国石化行业绿色园区和首批中国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单位。
激发民企发展活力
宁东基地取得的每一份成绩中,都包含了民营企业不可或缺的贡献。在宁东这个大家庭中,规上民营企业占比达到53%,工业总产值216亿元,工业增加值占比22%,涉及煤化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去年新引进百川、君磁、剑牌等民营企业33家,民营经济已成为宁东基地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中央和自治区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向着高质量方向发展。宁东管委会也相继出台了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金融配套服务暂行办法,每年财政安排约1亿元资金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制定印发了《宁东基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十条》,整合国家、自治区和宁东基地三个层面的优惠政策,从项目落户、经营贡献、人才引进、员工租房、上市融资等10多个方面支持企业发展,新入园企业最高可申请3000万元项目落户奖、5000万元经营贡献奖、500万元物流运营奖、1000万元上市融资奖、300万元高管人才奖、100万元高新技术奖等,吸引了一大批企业入驻园区,推动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
宁东管委会按照“一人一企,全程负责,审批辅导,专业代办”的原则,所有招商项目均安排代办员代理所有审批手续,为企业提供全流程保姆式、管家式服务。2018年,共为224家企业代办1063件事项,为142家企业协调督办1225件困难事项。
为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加快招商引资项目落地速度,宁东管委会在全区率先启动“多评合一”服务。扩建了“多评合一”中介服务机构库,由原来的152家20项增加到178家14项服务。出资494万多元,为宁东基地33家企业53个项目提供环评、安评、职评、能评、勘测定界等152项“多评合一”评估事项服务。
宁东基地在全区率先开展“区域评”,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启动了以煤化工园区等三个重点园区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等13个区域评价报告的编制工作,有效降低园区内单个项目的评价等级或豁免相关评价。
根据自治区“不见面”改革要求,共梳理承接市、县两级部分政务服务事项815项,其中701项实现“不见面”办理,“不见面”率达86.01%,网上可办率达88.59%。政务服务事项中,除涉密等特殊情形外,全部推送到宁夏政务服务网对外公示。
拓宽融资渠道
通过国有资金进行股权引导投资,有效发挥国有资本的放大效应,撬动社会资本投资,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宁东开发投资公司作为宁东管委会的政府投资平台,重点支持对宁东基地高质量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有重大带动和引领作用的项目投资建设。近年来,通过股权引导投资近15.44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投资近97.73亿元,参、控股企业累计达到20家。对宁东泰和氨纶、宝胜电缆、恒利生物基纤维、中机国能动力岛、清大国华危废处置等重点项目投产发挥了重要的投资引导作用。
与区内外银行、国内知名投资机构对接开展产业投资基金领域合作,通过设立产业投资基金,进一步放大国有资本的规模,拓宽基地企业融资渠道。2018年,与国内大型知名投资机构合作设立30亿元宁东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投资了一批项目前景好、技术水平高、产业带动能力强的优质民营企业。
积极发挥国有平台的增信作用,为基地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支持,消除了金融机构不愿贷、不敢贷的疑虑。截至目前,已累计为基地企业提供融资担保20.15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融资难题。
落实减税降费
2018年以来,宁东基地税务部门着眼于助推宁东地区经济转型升级需要,加大国务院普惠性税收优惠等政策宣传力度,落实个税改革各项举措,用足用好增值税3项减税政策以及促进创业投资、小微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及制造业转型升级等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发挥税收优惠政策对民营经济的扶持导向作用,累计减免各类税收29.83亿元。
进一步支持企业技术更新、产品升级,激发市场活力,扶持和壮大经济税源。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深化拓展“银税互动”,推出纳税信用等级与银行贷款相挂钩的“税联贷”等金融产品,累计为25户企业发放贷款1.34亿元,破解了中小企业融资困局。
支持引才育才
在借鉴国家和自治区人才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宁东基地人才政策十条(试行)》,明确了对新引进的技术工人前5年房屋租赁费给予90%的补贴,给予“订单式”培养企业3000元/人、高校1500元/人补助等一系列引进和培养技术工人的政策支持。每年安排20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
通过走访企业、电话调查、召开校企对接会等多种方式,全面摸清宁东基地民营企业2018-2020年用工需求情况,通过组织校企对接会、专场招聘会、校园双选会,2018年度帮助民营企业招聘技术工人823人,订单式培养技术工人95人。
在首届宁东基地职业技能竞赛中,45名获奖选手中有6人来自民营企业;宁东基地6个国家级科技研发创新平台,民营企业占了2个;8个自治区级科技研发创新平台,民营企业占了4个;8个院士及博士后工作站、专家服务基地,民营企业占了3个。2018年,民营企业全职和柔性引进人才8名,1家企业取得自治区人才小高地建设认定。首次开展“宁东英才计划”三个层级评议及审定工作和“宁东创新人才基础团队”建设,共有6家民营企业24人进行申报。

宁东管委会企业总部大楼。

宁东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为办事群众耐心讲解政策。

宝胜(宁夏)线缆科技公司生产车间。
相关链接:2018 宁东会记住
● 开展“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党建活动。建成党群活动中心和宁东干部教育基地,评选表彰先进。《宁东基地创新实践与精神追求》报告两次受邀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宣讲。
● 瞄准“一个总目标、四个新定位”,高标准、高水平、全方位建设世界一流的国家级现代煤化工基地,把宁东打造成宁夏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改革开放的示范区、科技创新和人才的新高地、宁夏制造的品牌聚集地。
● 在2018年中国化工园区30强评选中名列第8名,成为全国唯一上榜的煤化工园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50亿元,单项排名第一。
●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经验获国务院通报表彰。2018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6%;工业总产值达到1200亿元,工业增加值增长15%;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达到86.5%,煤化工产业经济比重达到42.1%。在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中受到通报表彰。
●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年实际落地48个项目。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10条,新引进48个项目,总投资477亿元,建成后预计年销售收入超过700亿元。
● 荣获“全国石化行业绿色园区”称号。深度治理小散乱煤场,清理存煤160万吨,恢复生态面积8000亩,新建宁东煤炭储运港和能源化工交易中心。
● 全社会研发投入(R&D)占比超过1.73%。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2018年获批35个自治区科技重点研发项目,研发投入预计达10.29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1.73%。
● 建立产业投资基金纾解企业融资难题。注资20亿元做大宁东投融资平台和担保平台公司,帮助14家企业融资,引导、撬动社会总投资133亿元,累计为企业贷款担保32亿元,节约融资成本数千万元。设立30亿元宁东产业投资基金,有效纾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 服务再提速,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在全区率先开展“多评合一”“全程代办”“区域评”等工作,打通在线集中审批所有环节,实现一窗受理、一证通办、一网通办、全程代办,“宁东速度”再刷新。
● 打造完备的配套服务保障。宁东完全制学校、医院新院建成并投入使用;组建宁东社保中心、宁东市政公司,群众活动中心开业;精细版电子地图升级;实现网约车合规运营。
(宁东管委会)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