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积而“鱼”聚。昔日之宁东荒凉贫瘠,但煤炭资源优势得天独厚。近年来,宁东基地党工委、管委会审时度势提出了宁东“12111”发展战略——1个目标即创建国内一流能源化工基地,2大基石即安全和环保,111即以重大项目为支撑、科技创新为动力、开放合作为源泉,在高标准、高水平、全方位建设世界一流国家级现代煤化工基地的过程中,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吸引越来越多的“产业之鱼”畅游宁东。
如今,宁东高质量发展已全面起势,重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做法受到国务院督查组通报表扬。2018年,跻身全国化工园区第8名,获评全国石化行业绿色园区荣誉称号,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事业取得新突破、再上新台阶。
全区工业经济主战场
宁夏经济总量小、发展不足,在推进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必须引进扩大增量、提升发展质量。宁东基地作为全区工业经济的主战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深入实施《贯彻“四个定位”新要求,建设世界一流国家级现代煤化工基地行动方案(2018-2020年)》,煤化工产业实现增产增效和产品质量升级,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形成新的增长极。预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工业总产值达到110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全口径财政收入接近百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50亿元,本级财政收入增长11%左右。
众多大项目聚集宁东
项目是园区的灵魂,引资是园区的根本。“招得进、留得住、发展快、能做大”是宁东基地招商引资的理念,也是园区强实力、添魅力的关键之举。在国家环保政策日趋严格、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宁东基地紧紧咬住招商引资这一“生命线”不放松,坚持“项目为王”,抢抓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窗口期,聚焦化工新材料和高端精细与专用化学品,采取“产业链+朋友圈”、以商招商、驻点招商等方式,组织小分队先后50余次赴京津冀、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开展招商引资,在现代煤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新能源、合成橡胶、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等7大类产业全面发力,引进项目59个,总投资474亿元。
诚信比承诺更重要
讲不讲诚信,承诺的事情能不能办到,直接关系到招商引资能否成功。
近日,宁东基地管委会向宁夏宁东泰和新材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环保型差别化氨纶一期项目兑现项目落户奖励、租房补贴奖励、物流运营奖励,总额达2091万元。宁东基地整合国家、自治区相关优惠政策,从项目落户、经营贡献、人才引进、员工租房、上市融资等10多个方面支持企业发展,新入园企业最高可申请3000万元项目落户奖、5000万元经营贡献奖、500万元物流运营奖、1000万元上市融资奖、300万元高管人才奖、100万元高新技术奖等多项政策资金支持,让投资有效益、企业有钱赚、安全有保证。吸引了鲲鹏公司年产40万吨煤制乙二醇、烟台泰和年产4500吨芳纶、南通金康泰年产100吨高感度光引发剂、北京君磁年产6500吨新型高性能稀土磁性材料、江苏百川公司锂电材料等一大批企业携带项目入驻园区,推动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发展。
金融扶持助企业腾飞
融资难一直是民营企业发展最大的痛点和难点。宁东基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要求,依托投资公司、担保公司两大融资平台,通过产业发展基金,开展股权投资、担保贷款,促银企对接,引金融“活水”,支持现代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生态环保及现代信息化等产业项目,完成股权投资9.1亿元、落实融资7.28亿元、担保贷款32亿元,减免各项税收20.5亿元;下调担保费率,降低担保费110余万元,70%以上企业担保融资成本下降至2%以下,有效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今年1-11月,民间投资占比43%,增长12.3%,已成为宁东基地固定资产投资快速稳定增长的重要引擎。
积极探索招商引资规律
做好招商引资,必须注重把握招商态势、研究招商规律、创新招商机制,以项目的数量尤其是项目质量论英雄、谈成败。
遵循产业演进规律。宁东基地不断探索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通过科技创新推动转型升级。在初步形成高端纤维、费托蜡下游、专用化学品、高性能染料和高效环保农药、医药等化工下游产业集群的基础上,2018年,招商引资进一步向技术更密集、产品附加值更高的煤化工下游产业聚焦,产业升级步伐加快。下一步将按照构建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构建产业生态的创新发展模式,力争到2020年,产值突破2000亿元。
遵循企业发展规律。园区建设坚强的水电气路网等基础设施,完善公用工程配套,降低企业投入成本;及时修编化工新材料园区总体规划,不盲目追求GDP,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不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最大限度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形成相互依托、相互融合的产业生态;将深化放管服改革作为改善营商环境的有力抓手,实施“多评合一”,通过电力直接交易、产业发展基金扶持等方式,为企业在各个环节降低成本。
遵循园区建设规律。宁东基地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将资源和环境承载力作为发展的前提,执行最严格的环保标准,努力保持西部化工园区的领跑者地位。按照产品项目、公用辅助、仓储物流、安全环保、管理服务五个一体化要求,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针对化工园区存在废水、废气、固废排放问题,加大投入、强化监管,化工企业环保设施投资约占企业总投资的10%以上,持续提高生态保护水平,实现绿色发展。
挖掘聚合各类资源。依据产业发展方向,建立目标企业库和项目目录,争取国家及各省市工信部门、工商联组织、行业协会等渠道资源,与企业进行洽谈对接;同时,利用企业家特殊人脉、园区企业购销渠道,梳理目标企业,以“产业链+朋友圈”的模式开展以商招商,形成招商合力,提高成功率。
融合体制机制优势。宁东管委会作为自治区党委、政府派出机构,享有地级市经济、社会事务管理和部分省级经济管理权限。自治区各方面在项目引进、规划、审批、建设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管委会内部实行大部门制、扁平化管理,实现进一家门办多家事,园区的事园区办。
2013年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煤炭产能6890万吨,火电装机容量879万千瓦,煤化工产能1000万吨,工业总产值650.5亿元。
2017年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煤炭产能9130万吨,火电装机容量1325万千瓦,煤化工产能2225万吨,工业总产值1175亿元。
预计2020年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煤炭产能1亿吨,火电装机容量1700万千瓦,煤化工产能3000万吨,工业总产值2000亿元。
(贾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