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李芳蕾
首次在中国举办的2018年世界海事技术学术会议12月5日在上海开幕,该会议是目前国际海事领域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专业学术会议之一。
近年来,国际船市低迷,产业转型和技术革新已成为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本届大会以“创新、智能、转型、发展”为主题,向业界广泛征集学术论文。大会除主题报告外,共设智能船设计、海事规范、水动力学、集装箱船安全等27个学术专场,现场交流论文近180篇,来自世界15个国家的800余位专家和学者出席会议
工信部装备司副巡视员曹钢在开幕致辞中表示,今年正好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船舶工业是中国最早走向世界的重点产业之一,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推动全球海事技术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国船舶工业经受住了国际船市近10年的持续调整,行业发展基本保持平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造船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综合来看,中国船舶工业已经站在了新的更高发展起点上,新一轮科技革命为船舶工业创新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多领域技术群体突破和交叉融合推动制造业生产方式深刻变革。全球造船业和航运业正加速朝着安全、绿色、智能转型。对船舶工业而言,以更先进的装备提升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能力,以更绿色的装备为海洋保护作出应有的贡献,是未来船舶工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据了解,世界海事技术学术会议每三年举办一次,由世界海事技术大会这一全球性海事技术学术组织主办,其成员来自17个国家的21个造船学会组织,目前已成功举办五届。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于2012年加入世界海事技术大会,并成为其国际常设委员会成员。为提升中国海事业界的学术影响力,我国积极申办世界海事技术学术会议,并于2013年正式取得WMTC’18的主办权。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