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登录中国工业报账号
×
邮箱/手机号
密码
验证码
下次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还没账号?
立即注册
其它登录方式
QQ登录
新浪登录
微信登录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切换账号
个人中心
我的投稿
云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头条
要闻
部委
装备
能源
化工
材料
数智
区域
文化
数据
新三农
工业文旅
中国机械
原创
财经
公司
消费
质量
汽车
会展
财金
视频
专题
人物
时代高光
工业小镇
班组天地
首页 /
装备
电力行业专家共议如何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2023中国电力规划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发表时间:2023-09-25 14:28
分享到:
9月20-21日,由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国网、南网、华能、大唐、华电、国家能源、国家电投(战略)规划部门,电规总院、水电总院10家单位联合主办的2023中国电力规划发展论坛(第十届)在北京召开。
论坛会场
本届论坛以“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积极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作主旨报告,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发展局孙鹏处长、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孙鹤处长出席论坛,各大电力央企(战略)规划部门领导围绕央企规划、电力供需、新能源发展等作主题报告,多位专家就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相关专题做演讲并开展圆桌互动。
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游敏
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游敏在致辞中表示,当前,电力行业正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部署,坚持把电力保供稳价放在首位,积极稳妥地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同时坚持创新驱动,增强发展动力,积极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游敏表示,电力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规划要先行。当前,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提高,电力系统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接入的“双高”特性日益突出,源网荷储一体化运行与优化控制、数字技术与电力技术相融并进等给电力规划提出新的挑战。为此,本次论坛积极为促进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提供第三方平台,同时设置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相关主题,希望通过研讨互动,就数字技术对电力规划业务的影响与支撑作用增进共识、分享有益经验。
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吉臻
刘吉臻院士作题为《能源转型与新型电力系统》的主旨报告,他指出,要重视国情和资源禀赋,当前,我国仍处于以煤炭为主体的能源时代,能源转型战略思路是化石能源清洁化、清洁能源规模化、多种能源综合化,需要统筹兼顾安全、经济、低碳、高效四个方面。他表示,当前我国电力行业面临电力保供、碳减排、系统安全稳定、能源资源和负荷中心逆向分布、灵活支撑电源不足、终端消费电气化水平和能效有待提高等诸多挑战。因此,必须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通过提高绿色发电装机、电量占比实现清洁低碳;通过保障资源供给安全、系统运行安全、发电和电网供给能力充足实现安全充裕;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建立新型电力市场实现经济高效;通过建立源网荷储一体化运行模式实现供需协同;通过数字赋能,实现控制系统灵活智能。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 刘世宇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刘世宇在题为《我国电力供需形势展望》的报告中预测,2040年我国二产、三产的单位产值能耗均较2030年下降10%左右,三产和居民生活用电比重将达到37%;预计到2030年,我国人均用电量达到8300-8800千瓦时左右,超过日本当前水平;2040年,我国人均用电量约为10000-11000千瓦时,接近美国当前水平。面对这个变化,他认为,要充分挖掘源网荷储各侧在保障安全供给方面的作用,通过科技创新,构建多元综合保障体系,通过大力推进新能源可靠替代、布局电网侧系统级储能电站、挖掘电动汽车等需求侧调节潜力、加强电网资源平台配置作用,强化供需协同,多措并举以切实保障电力系统安全充裕。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总工程师 谢宏文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总工程师谢宏文在题为《大型风光基地开发利用模式研判与展望》的报告中表示,持续推动降本增效,是保障新能源发电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要按照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三位一体”整体规划思路推进沙漠、戈壁、荒漠大型新能源基地开发。坚持西部、东部并举,集中式、分散式并举开发。
国家电网公司发展策划部副主任 张克
国家电网公司发展策划部副主任张克在《国家电网发展规划研究和思考》主题报告中表示,“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将全力提升电力安全保供能力,推动优化电源结构,科学有序推动煤电与新能源、新能源与灵活调节电源、本地电源与外来电优化组合。优化电网调度运行,加强跨省跨区支援和电力互济。充分调动需求侧潜力,积极引导高载能负荷、可中断负荷等参与系统调节,引导用户合理错避峰。做好极端情况预警,提高新能源功率预测精度。
南方电网公司战略总监、战略规划部总经理 郑外生
南方电网公司战略总监、战略规划部总经理郑外生在题为《建设数字电网 推进以“两化协同”促“两型建设”》报告中表示,下一步,南方电网将以数字电网建设为结合点、着力点,推动打造绿色低碳数字发电、安全可靠数字输电、智能高效数字变电、灵活可靠数字配电、开放互动数字用电、柔性构网技术应用、统一协同智能调控,全面服务南方五省区和港澳地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华能集团规划发展部副主任 李超毅
华能集团规划发展部李超毅副主任作题为《在新型能源体系下,华能集团高质量发展实践》的主题报告。他表示,华能集团近年来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服务双碳目标实现和企业高质量发展。展望未来,华能集团将因地制宜优化产业布局,全力以赴推进绿色转型,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深化国际化发展。
大唐集团战略规划部主任 李霄飞
大唐集团战略规划部主任李霄飞作题为《储能规模化发展探讨与思考》报告,他就储能市场发展脉络、储能规模化发展特征、储能规模化发展趋势研判、储能发展规模预测等展开探讨。他认为,随着储能技术的持续进步、投资成本的不断下降,以及电力市场改革的持续加速,预计在未来,中国新型储能还将继续快速发展。未来5年,“新能源+储能”将是新型储能的主要应用场景。
国家能源集团战略规划部战略规划处处长 刘清辉
国家能源集团战略规划部战略规划处处长刘清辉在《实施“四保一大”发展路径 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坚强能源保障》报告中表示,国家能源集团确定“以煤炭保能源安全、以煤电保电力稳定、以多元快速保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以一体化数字化保公司综合能力提升、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发展战略,正打造新型电力系统规模化专业化领军企业。
国家电投战略规划部副主任 李鹏
国家电投战略规划部副主任李鹏作题为《面向“十四五”的低碳业务创新思路》的主题报告。他预计到2030年,我国风电、光伏装机约16亿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达到47.1%左右。2060年,我国风电、光伏装机约50亿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80.6%。未来电力系统将呈现多种新型技术形态并存的格局,“新能源+”实现了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资源的高度整合,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是降低发电系统成本的有效方式。
三峡集团计划发展部副主任 郑弘怿
三峡集团计划发展部副主任郑弘怿作题为《推动清洁能源与生态环保融合发展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报告,报告指出,三峡集团在“十四五”要建设世界一流清洁能源集团,持续巩固和加强世界水电龙头地位,形成在生态环保产业的引领能力,强化在新能源产业升级中的带动作用,培育战略新兴业务,引领产业创新发展。
内蒙古电力集团计划发展部部长 郭向伟
内蒙古电力集团计划发展部部长郭向伟做题为《蒙西电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思考与实践》的主题报告。他预测,到2025年,内蒙古电网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4580亿千瓦时,“十四五”平均增速为10.2%。“十四五”期间,蒙西地区规划4条直流外送通道,配套装机容量为6440万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容量为4840万千瓦,大规模新能源送电通道对系统稳定性造成较大影响。他认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需要考虑电力安全保供问题、电网网架适应性问题、绿电外送需求与现有外送能力匹配问题、系统特性变化带来的频率、电压控制问题、电力市场体制机制建设等适应性问题。
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院长 白云生
核电作为清洁能源,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实现、新型能源体系规划建设中将发挥重要作用。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院长白云生作题为《"双碳”目标下实施核能”三步走战略的思考》的报告,他分析了热堆、快堆、聚变堆的定位、关系,预测了未来核能发展规模,并提出5点建议:加强顶层统筹,制定国家层面《核能“三步走”发展战略》;提升天然铀供给保障能力;将一体化快堆核能系统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加强核领域大科学装置、综合实验平台等基础科研条件建设;加快推进紧急重大工程优先安排。
论坛还组织了多个专题演讲。伴随未来能源数字化、智慧化发展,数字技术将在能源高效清洁利用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智慧能源专题中,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综合智慧能源专业委员会会长赵风云、中科曙光总裁助理丁明、龙芯中科副总裁杜安利、阿里云电力行业首席架构师黄振分别作《综合智慧能源是我国能源电力增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新型电力系统下的关键基础设施建设》《自主芯架构,新型工控系统》《云上虚拟电厂助力新型电力系统规划》演讲,为电力行业企业主动适应数字化转型,促进跨界融合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电力市场体制机制建设是重要一环。在电力市场专题中,广州电力交易中心二级职员杨临作《南方区域绿电绿证市场建设实践及展望》的演讲。在战略新型产业专题,电力规划设计总院高级顾问、原副院长、全国工程设计大师孙锐,国氢科技科研部副主任刘璐分别作《光热发电在新能源基地中的作用及项目开发方式探讨》《双碳背景下的氢能产业展望与实践》主题演讲。在新型电力系统专题,国网能源研究院副总经理单葆国做题为《加强需求侧管理 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报告,他表示,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需求侧管理已经在电力安全报告、清洁能源发展、能源系统经济运行、终端能效提升等方面体现出巨大价值,他指出,未来需求侧管理还需在法律法规、市场改革、价格机制、技术创新、标准体系等方面获得进一步支持,以期发挥更大作用。国电南自研发中心副总工程师纪陵、国网山东诸城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刘玉森分别作《新型电力系统下虚拟电厂发展展望》《县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的演讲。
在能源政策专题,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副秘书长李臻介绍了各地方出台的新型储能产业政策,并具体分析了新型储能商业模式。在碳达峰碳中和专题中,国家能源集团技术经济研究院能源经济研究部主任张军分享了国家能源集团的研究成果——《中国能源展望——能源产业迈向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的报告,国网信通亿力科技公司数据资产运营事业部业务总监王斌分享了——《碳排放分析、低碳数字园区等双碳场景的研究与应用实践》的报告。
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圆桌对话
论坛同期举办了圆桌互动。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圆桌对话中,水电总院新能源研究院副院长姜海作为对话主持人,与华能集团华北分公司副总工程师吴琼,华电河北公司规划发展部主任李海努,龙源电力集团规划发展部副主任钮璇,国家电投江苏公司发展策划部主任张谦,三峡新能源(集团)公司战略发展部主任徐辉,阿里云副总裁、电力行业总经理吴明宸6位对话嘉宾,分别就新能源建设、海上风电开发、新能源参与电力现货市场、数字化技术助力新能源各环节提质增效等话题展开了研讨互动,大家从自身工作实践出发,积极为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新型电力系统下的配网规划挑战与机遇圆桌对话
在“新型电力系统下的配网规划挑战与机遇”圆桌对话中,主持人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电力建设》杂志社社长杨卫红就配网规划顶层设计、配网技术发展趋势、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步提升的配网建设、高可靠配电网、灵活友好型构网、配网数字化等话题,与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配网中心三级专家王云飞,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发展部二处处长王春义、国网福建省电力公司发展部二级职员陈茂新、贵州电网公司网研中心配网规划室总经理刘金森展开互动。对话嘉宾一致认为,配电网建设未来将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主战场。
论坛还在场外设置了展区,同元软控、泰永长征公司展示了数字孪生建模、智能型万能式断路器等技术和设备。
与会人员表示,迄今已经连续举办10届的中国电力规划发展论坛,主办方电促会充分发挥了市场第三方平台的桥梁纽带作用,从能源电力规划发展的角度,为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企业、企业集团总部与基层之间搭建了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有助于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郭宇)
编辑:汪黄任
责编:张永杰
审核:王棕宝
分享到:
登录
评论一下
评论
0
人参与,
0
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
0
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
确定
取消
热门文章
2024年中国工业报社“寻找中国新质生产力标杆活动”全面启动
2024-04-15 11:21
中国工业报旗下“能源与原材料工业”公众号全新上线!
2024-04-10 14:35
私域消费乱象调查:有的收钱不发货有的非法荐股
2024-03-26 09:34
万亿美元大市场 中国加速发力2027年综合实力世界领先
2024-03-26 08:58
中国为世界经济复苏和稳定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
2024-03-24 14:54
如何以人工智能引领产业融合发展?要瞄准这些前沿方向
2024-03-25 10:03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