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人物对话        |     人物专访     |     大国新工匠

开栏的话: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多次提到“企业家精神”。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大国工匠的重要支撑作用。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伟大征程中,新时代中国特色企业家、大国工匠、科技创新领军者等工业先锋,以创新为驱动,以匠心为根基,在时代的洪流中书写着中国工业的辉煌篇章。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系统谋划之年,更是中国工业经济扬帆远航、提“质”向“新”之年。同时,2025年还是中国工业报社成立45周年。为此,中国工业报社全媒体平台推出“45年45人:致敬工业先锋”封面人物特别报道,聚焦工业先锋在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发展和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当中的使命担当与价值创造。用笔尖刻录历史,用行动激发向上力量!



          肩负民族工业车辆发展重任,中国叉车领军企业——安徽叉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安徽叉车集团”或“合力”)发展迅猛,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加速推进内燃转电动、铅酸转锂电、传统能源转新能源,全力培育氢能叉车产业,以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企业发展新动能。
           近日,中国工业报记者与安徽叉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杨安国进行了一场独家对话,探寻这位工业先锋如何带领拥有六十七载发展历史的国有叉车龙头,成长为布局全球市场的世界级叉车品牌。【全文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民营钢企逐渐成为推动我国从钢铁大国迈向钢铁强国的中坚力量。
           近日,中国工业报采访了中国东方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津西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韩敬远,探寻这位工业先锋人物的发展故事。在韩敬远的带领下,津西集团于2009年成立,初期以河北津西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核心,现已成长为拥有3家上市公司、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连续22年跻身中国企业500强,年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大型综合企业集团。【全文




          随着全球数字化进程的加速,网络安全已成为关乎国家发展、社会稳定以及企业生存的关键因素。
           作为国内网络安全领域的领军企业,从信创安全到AI攻防,从国产化替代到全球市场开拓,奇安信集团(以下简称“奇安信”)始终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面对人工智能变革与全球产业链重构,奇安信如何定义新质生产力?又如何在国际竞争中突围?近日,中国工业报记者对奇安信董事长齐向东进行了深度采访。他以实战派企业家的视角,向记者解码了创新、责任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深层逻辑。【全文




          作为传化集团董事、副总裁,功能化学品事业部总裁,徐迅既是浙商精神的传承者,更是全球化浪潮下的破局者——他加快推进纺织化学品双循环布局,持续巩固公司国内优势,快速增加海外业务,以“OneCompany战略”整合全球资源,让传化大踏步向全球第一阵营迈进。
           站在父辈打下的基业上,这位“创二代”如何以科技为桨、实干为帆,让中国制造赢得世界尊重?近日,中国工业报对徐迅进行了深度采访,这位年轻企业家正聚焦全球化发展战略,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和管理变革,书写着传统制造企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跃迁的新故事。让我们一同走进徐迅的“实践方法论”,探寻传化集团转型升级背后的密码。【全文




          在中国互联网的激荡江湖里,他始终是一个“非传统”的存在。一袭红衣,是他最鲜明的战袍;犀利直言,是他最独特的注脚。他曾以“免费安全”的理念掀翻行业规则,在巨头的围猎中正面开战,被无数创业者视为“颠覆者”的代言人。他就是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一个永远在“折腾”的企业家。
           近日,中国工业报记者对周鸿祎进行了深度采访,与这位充满活力的“红衣大叔”展开了一场坦诚而深入的交流。采访中我们发现:烈火淬炼后,或许冷静与远见,才是他真正的锋芒。【全文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民营企业的代表,新希望集团始终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以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在农业现代化、数智化变革、乡村振兴等领域贡献民企力量。

            近日,中国工业报对新希望集团(以下简称“新希望”)董事长刘永好进行了深度采访,探寻他如何带领这家从1982年千元创业、养殖鹌鹑起步的民营企业,通过43年的创新发展,成长为聚焦农牧食品冷链等产业的综合性产业集团的。【全文




            2025年年初,“300兆瓦级压气储能示范工程全容量并网发电一次性成功”的消息刷爆全网,这不仅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提供关键支撑,更是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标志性工程,为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增添了生动案例。中国能建数科集团(以下简称“数科集团”)作为中国能建“数字化转型和科技强企”的主要载体,以“研投建营数”一体化模式开展了“能储一号”的工程实践工作。
            从0到1,中国压气储能技术如何实现从无到有的引领超越?要绿色更要经济,在“双碳”目标趋动下,中国企业如何实现平衡发展?新型储能赛道百花齐放,数科集团如何搭建起“开源产业生态”,持续创造价值?近日,中国工业报对中国能建首席专家,数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万明忠进行独家专访。他为我们解密了这项连破三项世界纪录的储能“黑科技”的深层锻造“密码”。【全文





中国工业报、中国工业新闻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