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
在中国互联网的激荡江湖里,他始终是一个“非传统”的存在。一袭红衣,是他最鲜明的战袍;犀利直言,是他最独特的注脚。他曾以“免费安全”的理念掀翻行业规则,在巨头的围猎中正面开战,被无数创业者视为“颠覆者”的代言人。
他就是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一个永远在“折腾”的企业家。
时代的潮水奔腾不息,从PC到移动互联网,再到如今风起云涌的AI与智能汽车革命,他从未离场。
近日,中国工业报记者对周鸿祎进行了深度采访,与这位充满活力的“红衣大叔”展开了一场坦诚而深入的交流。采访中我们发现:烈火淬炼后,或许冷静与远见,才是他真正的锋芒。
“要赢就要敢上场”,“红衣大叔”的活力秘诀
对未知保持好奇,在试错中锻造韧性。每一次“折腾”,都可能成为推动时代齿轮转动的动力。
中国工业报:大家为什么叫您“红衣大叔”?从2006年创立360集团,您开设免费公开课,推动“360智脑”从通用大模型转向垂直场景,化身内容创作者,参与短剧,策划脚本,上阵演出,像开足马力的马达,您一直保持活力的秘诀是什么?对于年轻人您有哪些忠告?
周鸿祎:起初是我的名字经常被叫错,所以我就穿一件红衣服,说我叫“周红衣”,这就变成了一个梗。
“想赢就要敢上场”,这应该是我保持活力的秘诀。只有让自己先站上舞台,一切故事才会有发生的可能。这些年,人工智能时代到来,360确定“安全+AI”双主线发展战略。同时,我还努力打造个人IP,短剧爆火后,我又一头扎进短剧赛道,宣传公司人工智能(AI)产品。
我认为,每个企业都要与时俱进,无论企业是toB还是toC,都要学习如何与用户对话,如何与客户保持沟通和交流。企业家需要踏踏实实地创造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或服务,也需要走向台前,直接面对用户,要“接地气”,与用户打成一片,要真诚、真实、不装、不端,放下身段,不要刻意打造人设,还是要从用户出发,为用户着想。
企业家做IP,不仅是对新赛道和新主场的挖掘,更是一种关于公开表达的场景式实践。该自嘲就自嘲,该自黑就自黑,关键在于心态、敢不敢做。强大的执行力才是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关键”。做短视频也是出于一种刚需,算是公司市场部、公关部和短视频时代结合的一种方法。在今天这个时代,哪里有流量哪里就有用户,用户在哪儿,企业家就应该在哪儿。
对于年轻人的忠告,我认为,现在学生们学的,虽然有很多专业技能,但要把科研成果进行转化,只有科学家的能力是不够的,还要有企业家精神和能力。企业家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给国家、社会和消费者创造价值。
建议年轻人去创业。如果大家都只想找个“铁饭碗”,缺乏冒险精神,整个社会就会缺乏活力。当然创业可能不成功,去试一试也算是人生一种体验。年轻人要从广义的层面去理解创业,加入创业公司学习创业是创业,跟别人合伙创业也是创业。年轻人在大学把基本课程学好、基本功练好,也是为未来创业积累能力。创业者参与创业生态中的各个环节都算是参加创业。
对未知保持好奇,在试错中锻造韧性。每一次“折腾”,都可能成为推动时代齿轮转动的动力。正如我的自传《超越好奇》中所写:希望我们可以永远有少年的心性,永远有亲自下水去蹬一蹬深浅的勇气,活出自己的人生,找到自己的答案。
中国工业报:360作为一家兼具“安全+AI”能力的民营科技企业,您认为的企业家精神是什么?如何更好的弘扬企业家精神?如何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周鸿祎:我认为,三个词可以概况企业家精神,那就是信念、坚韧和创新。
首先,企业家一定有自己的信念。他的信念一定是创造独一无二的产品和服务,给用户、社会、国家创造价值。一个企业家有了信念,才能有一个长期打算;有了信念,遇到困难时才能把困难当成磨刀石;有了信念,才能不抱怨,进而凝聚一支团结的队伍继续奋发图强。
其次,对于一个真正的企业家而言,坚韧是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做企业从来不是易事,它是一场长征,是长期而艰苦的战斗。唯有依靠坚韧的意志,才能在漫长的跋涉中持续向前,在艰巨的挑战中屹立不倒。
最后,企业家要专注创新。经济周期来临,与其抱怨环境,不如回归初心,聚焦用户和市场。唯有创新,才能不断挖掘用户新需求,真正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认为,企业家精神最重要的是给社会创造价值,带来活力,企业家要以为社会、为国家解决问题为驱动力,创造更多新产品新模式并做大做强做优,为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能。这种将企业发展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的担当,才是新时代民营企业家精神的生动体现,我也渴望将自己的挑战精神传递给社会。
近年来,360始终紧扣国家数字化战略,担当社会责任,持续“上山、下海、助小微”:上科技高山,努力破解“看不见”的“卡脖子”难题,攻克人工智能安全领域的世界前沿课题;下数字化蓝海,打造数字化安全新基建和新服务,推动企业级垂直大模型方案落地,助力城市和企业“数转智改”;扶助中小微企业,为其提供免费的安全保护服务和人工智能工具,推动数字化领域的“共同富裕”。
我在创业发展中深刻体会到,一个企业能不能成功,不取决于产品技术多么复杂和先进,而是取决于能否为人民和社会解决问题。
前不久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必将营造平等竞争的良好生态,进一步激活新质生产力发展动能,推动民营经济从大发展的“春天”,迈向蓬勃生长、百花齐放的“盛夏”。未来,360将以更足的“底气”、更强的“心气”,走好科技报国之路,继续围绕“安全+AI”发展战略,发挥核心能力优势,做利国利民之事,坚持在网络安全第一线持续深耕,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新产品、新服务,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民营科技企业的力量。
“上山、下海、助小微”,打造“下地干活”的智能体
在传统产业“数转智改”的过程中大量应用智能体,恰恰就是在打造新质生产力,智能体为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中国工业报:国家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360作为民营科技企业代表,如何理解这一战略?360“安全+AI”发展战略如何与国家“数字经济强国”“新型工业化”等政策协同?
周鸿祎:新质生产力,我理解有两个抓手,一个是科技创新驱动的生产力,一个是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现在很多传统行业真正的科技创新还是靠产业数字化,比如让企业实现数字孪生,实现大数据分析,这些都是手段。数字化的本质还是要智能化,智能化才能实现业务的自动化、先进性。当前,能分解和规划流程、使用工具、完成复杂任务、可以直接下地干活的智能体成为解决企业智能化改造的关键。
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完整的产业链、最全的工业门类、最多的企业场景红利,在传统产业“数转智改”的过程中大量应用智能体,恰恰就是在打造新质生产力。智能体为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了新机遇,360集团将着力发展“垂直化、专业化、产业化”的智能体,作为新一代生产力工具赋能工业数字化。
我相信,未来随着更多细化人工智能安全发展法律法规的精准制定与落地,更多科技企业势必将抓住机会,彰显担当,坚持“上科技高山、下产业数字化蓝海,扶助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发挥中国科技企业的创新优势,促进人工智能长远健康发展,提升我国数字经济全球竞争力,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劲动能。
中国工业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10次提到“智能”,26次提到“安全”,您带领360一直深耕互联网安全领域,您认为应该如何看待“安全”?
周鸿祎:数智时代孕育着广阔的发展机遇,但也交织着安全挑战。最鲜明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一切皆可编程,万物均要互联,大数据驱动业务,AI提高生产力”,简言之,就是“软件定义世界”。这意味着,大众的衣食住行、企业的经营和政府的运转,都架构在网络、软件和数据之上,这也带来前所未有的脆弱性。
如今全球安全环境日趋严峻,一方面网络攻击上升为国家之间的对抗,高级别对手发动的网络战已成为安全的重大威胁;另一方面网络犯罪组织、网络黑灰产呈现专业化、组织化、跨国化趋势,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最大威胁。
当前网络战的主要特点在于:漏洞无法避免,无法消除,有漏洞就会被利用于网络攻击,导致没有攻不破的网络。所以,“御敌于国门之外”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要假定网络已经被渗透、被攻击,尽可能快速发现和抵御攻击。面对严峻的安全形势,“看见威胁、看见攻击”是做出有效响应和处置的首要前提。
中国工业报:360升级使命为“让AI世界更安全更美好”,作为“数字安全和AI排头兵”,360在维护国家网络空间安全中有哪些具体实践?
作为世界领先,中国一流的网络安全领军企业,依托免费杀毒业务积累的全球规模最大安全大数据,360构建起强大的安全知识库,同时360也在运营国内第二大搜索引擎360搜索,在搜索引擎多年的研发中,对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有了很多的积累,360也因此成为全球首家基于“安全大数据+AI”解决网络攻击问题的企业,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形成了一套自主可控、以“看见+处置”为核心的数字安全中国方案。
基于这套方案,360已具备对网络安全高级持续性威胁,即APT的发现、捕获与抵御能力,累计发现58个APT黑客组织及十万种网络武器样本,承担了行业98%的APT威胁发现重任,一举破解了网络安全“看不见”的卡脖子难题,成为捍卫网络安全的排头兵。目前,360构建的安全网络已覆盖全球15亿终端、225个国家和地区,每天实现云查杀560亿次、拦截勒索攻击100万次,为全球网络安全防护提供坚实支撑。
360将领先的安全能力平台化、服务化,以“安全即服务”理念,打造了360安全云,将独有的探针、海量安全数据、安全大模型及安全专家等核心能力全面上云,面向城市、政府及企业提供一站式安全能力支持,推动用户从传统的“买设备、买盒子”模式升级为高效的“买服务”模式。用户只需接入360安全云,即可获得全方位的安全防护保障。
随着AI走进百行千业,AI也带来了诸多新型安全挑战:除系统漏洞、供应链攻击等传统安全问题外,大模型、智能体也存在自身的系统安全问题,以及内容安全、应用安全等特有风险。
为此,360推出了“大模型安全卫士”,通过内容安全、智能体安全、软件安全、安全风险评估四大智能体,形成闭环防护体系,有效解决大模型遭受攻击、数据和隐私泄露、内容出错等问题,能有效缓解幻觉,并确保智能体运行安全。
“Allin”智能体战略将成为集团发展的核心支点
智能体技术正处于从突破到广泛应用的关键阶段,产业协同与生态共建尤为迫切。
中国工业报:360提出“Allin”智能体战略,这一战略的核心是什么?360将如何开展智能体战略?
周鸿祎:2025年将成为“智能体元年”。与单纯的大模型相比,智能体是更高级的进化形态:大模型相当于“大脑”,负责推理与决策;智能体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手脚”,即自主规划任务、分解流程、调用工具的能力,解决了大模型“只会思考、不会干活”的核心痛点,大模型进化到智能体已经成为必然趋势。360集团将全力聚焦“Allin”智能体战略,将其作为集团发展的核心支点。
当前,智能体技术正处于从突破到广泛应用的关键阶段,产业协同与生态共建尤为迫切。智能体的发展路径可以被划分为L1至L5五个阶段,覆盖从基础的聊天助手、固化流程的工作流智能体,到具备自主推理能力的L3推理型智能体,到可进行多智能体协作的L4多智能体蜂群,直至探索中的L5自我进化型智能体。
目前,360已打造出首个L4多智能体蜂群——纳米AI多智能体蜂群。在实际能力方面,纳米AI已实现L3级推理型智能体连续执行100步任务0出错,单次可处理Token达100万,调用工具超100种,任务成功率达到98.2%;其L4多智能体蜂群更能完成1000步连续任务,Token消耗能力覆盖1000万至1亿,任务成功率达99%,仅凭用户一句话指令即可自动生成10分钟完整视频,展现出多智能体协同的强大应用潜力。
除此之外,360还打造了面向企业级用户的360智能体工厂。作为生产智能体的超级工厂,360智能体工厂具备打造智能体的全套基础设施与开发工具,支持打造从L1-L4级智能体。可以聚焦领域专家、业务骨干需求,通过自然语言描述岗位流程定义智能体,无需编程能力,也能实现专家智能体协作团队搭建。还可以根据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在业务流程、管理模式上的特点,实现从智能体构建、运营到安全保障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中国工业报:您认为,智能体的进化将对安全行业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周鸿祎:在AI时代,网络安全形势更为严峻,不仅政府和企业培养安全运营专家很困难,安全运营专家稀缺,而且利用黑客的经验与能力,可以训练“智能体黑客”。只要有算力,一名人类黑客可以操纵数十甚至上百个“智能体黑客”发起攻击,成为“超级黑客”。传统“人与人”的网络攻防对抗,也将演变为“人与机器”的对抗,进一步加剧网络攻防的不对称性。
今年是智能体元年,各行各业更需要安全智能体。360在“安全+AI”领域持续积累和深耕,通过“以模制模”,利用专业安全数据、专业安全知识、专业安全工具、专业安全工作流、专业安全大模型、专业智能体打造平台,在360安全大模型“大脑”上,增加“手和脚”作用,打造了360安全智能体,复刻人类高级安全专家的能力,不仅有“开箱即用”安全智能体,也支持企业用户自行定制安全智能体,并可以让这些安全智能体灵活组队,达成蜂群效果,实现了安全能力上“质”的突破。360安全云也全面升级为全球首个由智能体支撑的安全服务,并提供了业务管控智能体和企服智能体,促进安全与业务的协同。
先锋秘籍
周鸿祎
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本科及研究生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23年度“北京学者”等荣誉称号,同时担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特聘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兼职教授、香港大学客座教授、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安全专委会副主任等职务。
周鸿祎2005年创办的360集团是全国最大的互联网安全企业,其首创的“免费安全”模式,提升了中国互联网安全的整体水平。在国家全面推进数字化、建设数字中国和网络强国的背景下,360顺应时代潮流,紧跟国家战略,以“上山、下海、助小微”为企业使命,确立“安全+AI”双主线,攻克大模型安全等世界前沿难题,全方位服务政府、城市、企业智能化升级。
■想赢就要敢上场。对未知保持好奇,在试错中锻造韧性。
■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最重要的是要给国家、社会和消费者创造价值。
■信念、坚韧和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重要体现。
■发展和安全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互支撑、相互促进。
■智能体为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了新机遇,360集团将着力发展“垂直化、专业化、产业化”的智能体,作为新一代生产力工具赋能工业数字化。
记者手记:“折腾不止”的少年心
一袭红衣,双目炯炯有神,走到哪里,永远都是焦点。
在2025年8月举办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周鸿祎的出现着实让人惊喜。当日,周鸿祎现身宇树机器人的展台,欢呼和掌声立即响了起来。
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周鸿祎要与机器人来一场现场拳击大战。人工PK智能,谁能胜出?人群立刻开始兴奋起来,围观的人有如潮涌。
周鸿祎简单热身,机器人也比划了几下动作。
开始——
周鸿祎一个箭步上前,一脚踢倒了机器人。
周鸿祎赢了!人群里爆发出欢呼声。
我在多个平台刷到这段视频,心里都忍不住想,这真的是永葆年轻的心态。
再见周鸿祎,那一抹熟悉的红色依然醒目。他说,自己更愿被称为“红衣大叔”甚至“红衣少年”——红色是活力的象征,而“少年”则代表永不疲倦的好奇心与敢上场的勇气。
在这场对话中,我们试图探寻一个连续跨越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AI大潮的企业家,如何始终保持进化的动能。答案或许就藏在他那句“想赢就要敢上场”中。从免费安全颠覆行业,到“Allin”智能体,再到亲自下场拍短剧、做IP,他始终坚信:只有站上舞台,故事才有可能发生。
但他并非盲目追逐风口。在谈及360的AI战略时,他展现出极强的技术洞察与战略定力。他强调,智能体不仅是技术的进化,更是生产方式的革命——它将重塑组织、经济,甚至国家安全格局。在他的描绘中,未来人类将成为“智能体的领导者”,而360要做的,是让这个世界“更安全、更美好”。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始终将企业家精神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这句话贯穿了360二十年发展历程。从破解“看不见”国家级攻击的“卡脖子”难题,到如今以“安全+AI”双主线赋能新质生产力,他带领的360始终锚定在国家最需要的数字安全主航道上。
采访中,他多次提到“信念”“坚韧”“创新”这三个词。这或许正是他眼中的企业家精神内核:信念决定方向,坚韧抵御风浪,创新驱动未来。而他本人,正是这种精神的践行者。
时代在变,战场在变,但他身上那种“折腾不止”的少年心气从未改变。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战略转型,更是一个时代变革的缩影。烈火淬炼后,冷静与远见,才是真正的锋芒。
(本版稿件均由中国工业报记者曹雅丽采写)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