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李稻葵:美国关税倒逼中国摩托车产业升级

作者: 祁晓玲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5-05-27 11:39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祁晓玲

近日,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在中国摩托车产业发展报告会上,针对美国关税等问题发表主旨演讲,引发行业热议。会后,中国工业报记者围绕关税影响、政策松绑路径及产业未来方向,对李稻葵进行了专访。

中国工业报:请简要谈谈您对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看法以及它对中国摩托车产业的影响?

李稻葵:我认为中美贸易摩擦确实给中国摩托车产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但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机遇。贸易摩擦促使我们进行内部改革,提升自身实力,这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

中国工业报:您提到的“内部改革”具体指的是什么?能否详细说明一下?

李稻葵:首先,从摩友的角度来看,摩托车爱好者们是非常注重安全和社会责任感的一群人。他们懂得预判、坚定不移地朝着目标前进,并且在面对复杂路况时勇于前行。这些精神同样适用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对于摩托车行业而言,需要自立自强,依靠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而不是依赖政府补贴。

中国工业报:在当前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您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李稻葵:需要积极应对。一方面,要抓住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机会,紧跟中央部署的方向。另一方面,通过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等措施来推动行业发展。比如取消不合理限制,像强制报废政策等,这些都是阻碍消费的重要因素。

中国工业报:您提到了取消不合理限制,特别是关于摩托车13年强制报废政策,请问您对此有何具体建议?

李稻葵:目前很多城市规定13年强制报废摩托车,这是非常不合理的。现在的摩托车质量非常好,骑个更长时间都没有问题。如果继续执行这样的政策,不仅浪费资源,还会抑制消费需求。因此,建议取消这一规定,给予消费者更多的选择自由。

中国工业报:在谈到中美贸易摩擦时,您提到了特朗普政府的一些政策。请问您如何看待美国的关税政策及其对行业的影响?

李稻葵:特朗普政府采取了非常强硬的态度,试图通过提高关税解决所谓的“贸易逆差”。然而,这种做法实际上并不合理。对于摩托车行业来说,短期内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但从长远看,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加强内功修炼,就一定能找到突破口。

中国工业报:您认为摩托车行业应该如何在中美贸易谈判中把握机遇?

李稻葵:我相信对于摩托车行业而言,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中国摩托车产业凭借技术升级与价格优势,已从“低端制造”转向“品质突围”。贸易摩擦的“危”中藏“机”,倒逼产业升级,而国内政策调整一旦落地,将释放超2亿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势能。若内外合力,摩托车产业有望在2025年迎来质变,为中国经济注入新动能。

作者:祁晓玲

编辑:袁海霞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