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房山,绿意盎然,创新涌动。
5月18日-20日,“2025年北京新材料大会暨第七届京津冀石墨烯大会”在房山召开。本届大会以“新材料-新‘烯’望-新未来”为主题,旨在凝聚北京新材料创新资源、搭建产业链交流合作平台,更好服务于北京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用等下游产业健康发展。
作为大会的举办地及京津冀石墨烯产业协同发展的核心承载区,房山区近年来以石墨烯为突破口,抢抓新材料产业机遇,走出了一条从实验室到产业生态搭建、从交通互联到区域产业协同的创新之路。
从“单点突破”到“生态集聚”,产业能级逐步放大
石墨烯被誉为“新材料之王”,其高导电、高导热等特性为产业变革注入无限可能。在房山,这一材料已走出实验室,深度融入产业发展脉络。
在房山燕山脚下的北京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科研人员穿梭于实验室与生产线之间,忙碌而有序。近年来,房山区依托燕山石化的产业基础,推动石墨烯材料与高分子合成材料深度融合,在航空、航天、电子、生物医药等领域形成了一批突破性成果。
本届大会展区内,226项最新研究成果和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集中亮相,其中部分材料已达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
从单一材料到多维生态,如今房山的石墨烯产业走出了一条生态创新的突围之路。在房山高端制造业基地,已集聚了20余家科研机构和3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到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条。本届大会,共有20余家企业、机构进行了系列签约活动,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
从“技术研发”到“场景落地”,创新链条持续贯通
产业发展的背后,离不开技术和创新的硬核支撑。近年来,房山区瞄准石墨烯、氢能、储能等关键领域和赛道,先后引入了爱尚家科技、海博思创、新源智储、卫蓝新能源、八亿时空、航景创新等一批链主企业和领军企业,不断深化场景落地,带动相关细分领域蓬勃发展。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房山制造的石墨烯加热装备大放异彩。由爱尚家科技研发的石墨烯智能加热产品,如石墨烯加热马甲、围巾、手套、袜子等智能穿戴,以及嘉宾区的石墨烯加热背板、地板、桌椅等全套产品,在低温环境下实现快速升温,保障了赛事顺利运行。2025年,其研发的石墨烯加热系列产品再次亮相哈尔滨亚冬会,为运动员和观众带来温暖体验。“我们的石墨烯加热贺岁公仔,采用超柔绒面料,内置石墨烯温控系统,支持三档温度调节,在零下20℃的环境中仍能保持稳定发热。”爱尚家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
该企业的成功,是房山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缩影。如今,这样的场景正在房山加速涌现。从民用保暖衣物、健康理疗产品,到机械设备润滑材料、电子器件散热组件,石墨烯的“七十二变”在这里化为现实。
从“政策护航”到“资本赋能”,创新生态日渐完善
产业茁壮成长,离不开肥沃的土壤。近年来,房山通过一系列政策及金融措施,助力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房山通过政策资金扶持、产业集群打造、创新平台搭建“三箭齐发”,推动中关村材料创新谷竣工,首批6个入驻项目总投资达6.07亿元。材料创新谷的建成,不仅提升了土地资源效率,更形成了“企业共享资源、技术协同攻关”的集聚效应。
更具标志性的是,百亿规模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于2024年底落地房山。该基金将重点支持具有核心技术和市场潜力的新材料企业,为企业研发、扩产、拓市提供强力支撑。
在政策与资本的双轮驱动下,房山已吸引百余家上下游企业扎根,构建起“研发-中试-量产-应用”的全产业链生态。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