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罕见!多只银行股创新高 各路资本为何涌入?

©原创 作者: 刘德炳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5-05-22 12:59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  刘德炳

A股出现了多年未见的一幕。

连日来,银行股股价集体走高,多只个股股价不断攀升,甚至一些标志性的大行,也创下罕见新高。5月21日上午,银行股再次集体上涨。

银行股板块为何受到投资者青睐?后市走势如何?专家表示,银行股未来前景值得期待,但仍需警惕一些风险因素。

多只银行股创出新高

5月20日,浦发银行(600000.SH)开盘价为12.02元/股,收盘价为12.27元/股,当日上涨2.25%。5月21日上午,浦发银行收盘价为12.36元/股,最高价为12.40元/股。

今年4月以来,浦发银行股价不断上涨,从最低点4月7日的9.46元/股一路上涨至5月16日的12.38元/股,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涨幅高达30%。而在同一时期,上证指数(999999)从3040.69点上涨到3417.31点,涨幅为12%。

当前,浦发银行股价在12元/股以上的高位运行。自2020年7月以来,浦发银行的股价长期下行,其间有所震荡,但始终处于12元/股以下,这意味着,浦发银行股价创下近五年以来的新高。

“宇宙第一大行”工商银行(601398.SH)的股价近期也在持续攀升。4月28日,工商银行股价收盘价为7.29元/股,当日最高价为7.34元/股,这一收盘价也创下七年以来的新高。5月20日,工商银行收盘价为7.13元/股,最高价为7.16元/股,依然保持在高位运行;其市值高达2.54万亿元,傲视群雄。

今年3月份以来,银行股上演了一波集体走高的行情,其中国有大行的表现也十分亮眼。

浦发银行、重庆银行(601963.SH)、渝农商行(601077.SH)、上海银行(601229.SH)、光大银行(601818.SH)等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股价大幅上涨,工商银行、建设银行(601939.SH)、农业银行(601288.SH)、中国银行(601881.SH)等四大行也在近期创出新高。

银行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数据显示,自4月7日以来,该指数最低点为1.161,随后连续创出新高,最高点为1.328,截至5月20日,仍处于1.306的高位。

民生银行北京分行营业部副总经理喻宏伟向中国工业报表示,近期银行股表现明显强于大盘,且多只银行股创出多年来的新高,值得密切关注。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指出,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环境下,银行板块展现出强劲的投资潜力与价值韧性。

收益稳定成为投资之锚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指出,从稳健性与确定性来看,银行股凭借稳定的盈利能力和较为可观的股息率,成为投资者规避风险的优质选择。

5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00%,5年期以上LPR为3.50%。这是继2024年10月21日LPR下调后,将再度下调10BP。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向中国工业报表示,金融监管部门5月7日明确了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按照新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当政策利率下调时,往往意味着LPR也会下行;与此同时,存量准备金率也下调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另外,近期存款利率也开始下行。“这表明,银行资金来源成本全面下调。”

中泰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戴志锋认为,综合考虑降准降息货币政策,测算对2025年上市银行息差影响分别为+0.68BP,对2025年营收影响+0.59%,对2025年税前利润影响+1.3%。若考虑综合融资成本的自然下行,预计本轮货币政策对息差影响偏中性。

5月7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上述政策措施(降息降准等)将向金融机构提供规模可观的、低成本的中长期资金,有利于降低金融机构的负债成本,稳定净息差。政策效果还将进一步传导至实体经济,带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提振市场信心,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稳定增长。

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告诉中国工业报,对于有稳定分红的标的股票,投资者比较放心,银行股在稳定收益这方面是其他板块难以比拟的。

以农业银行为例,2024年6月6日,该行实施2023年年度权益分配方案即10派2.309元;2025年1月7日,实施2024年上半年10派1.164元的分红;2025年3月,农业银行2024年年报发布分配预案,计划实施10派1.255元的分红。按照当前股价计算,农业银行年度股息率也在4—5%,远高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

伍戈表示,监管机构着力引导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叠加保险资金加大入市力度,银行板块更受资金青睐。“公募基金新规更加注重公募基金的业绩,其业绩基准取决于股指,而股指与银行相关,配置和股指相关的标的,或成为未来的方向。”

近期,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开始推进,为股市提供了真金白银的增量资金。4月,监管部门上调了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投资的比例上限,进一步释放投资空间。

伍戈表示,整体来看,资本市场存在不确定性风险,投资者更愿意追求稳定收益。

喻宏伟认为,投资银行股风险低,股息率又高,故社保及基金重仓股都进行了调整,“这是一种防守策略。”

前景可期风险也需警惕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指出,从政策层面、成本端、市场层面来看,银行板块发展动能强劲,未来前景值得期待。

据金融监管部门公布,当前,银行保险机构各项业务有序开展,主要监管指标均处于健康区间。从前4个月看,银行资本充足率、保险偿付能力充足率保持稳中向好态势,不良贷款率同比下降约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同比上升约10个百分点。可以说,行业安全垫持续增厚。

在稳股市方面,下一步,金融监管部门还将推出几条具体措施,继续支持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一是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试点范围。近期拟再批复600亿元,为市场注入更多的增量资金。二是调整偿付能力监管规则,将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10%,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三是推动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调动机构的积极性,促进实现“长钱长投”。

戴志锋表示,预计上市银行业绩2025年能保持稳健,“对等关税”是持久战,银行股业绩确定性强,值得关注。

喻宏伟认为,从后市来看,银行股基本面没有改变,依然是防守策略的标的,但也存在一些风险因素:一是有短线调整可能,二是不良贷款率可能会出现上升。“比如经济波动,房地产行业遭遇持续调整,造成一些企业经营困难,或会有所影响银行不良贷款率。”

戴志锋也指出,银行股仍需警惕风险:包括经济下滑超预期、金融监管超预期等因素。

作者:刘德炳

编辑:汪黄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