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3日至5日,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权、上海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统筹与指导的轻工行业工艺美术职业能力认定工作,在全国唯一漆艺师认证基地——上海八哥美术学校顺利收官。本期认证吸引全国62位各门类工艺美术从业者参与,最终43人通过漆艺师初、中、高级认证,19人通过工艺美术品设计师、广告设计师等其它职业能力评定,为我国工艺美术人才技能提升与储备注入新鲜血液。
本次认定紧扣"十四五"工艺美术人才振兴规划,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关于深化工艺美术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21〕15号),进一步完善工艺美术人才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化、社会化的工艺美术专业人员职称制度,培养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工艺美术专业人才队伍的总体要求。构建了"理论+实践+创新"三个维度的考评体系,考评设立工艺美术理论考核、创作技能展演及学术论文答辩三项考核内容。评审委员会云集首届上海工匠程美华,上海老凤祥首席设计师黄雯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以及上海漆艺博物馆馆长王师军、闽江学院美术学院院长,上海大学博士生导师金晖,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内化类)、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王守户等学界权威,形成产学研多角度的评审矩阵。
5月3日开班仪式上,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上海工艺美术行业协会耿鸿民会长强调:"要通过新材料研发与人工智能应用降低创作成本,以数字化手段重构传统工艺价值链,培育符合智能制造时代要求的新质生产力。"
上海美术家协会首届漆画委员会主任、著名漆艺家翁纪军教授做专业寄语:“职业认证不仅是技艺的准入门槛,也是对自身职业的一种坚持,更是文化基因的守护者"。金晖院长在开班仪式中谈到:"当代漆艺工作者有双重身份自勉——既是千年漆文化的传承者,也是现代美学语言的转译者。"这种理念在考评中得到生动诠释,参评作品既呈现传统大漆的温润质感,又融入现代设计,突出了新材料与数字科技的应用等前沿技术。
在三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工艺美术行业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了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和合理应用,本次培训也特别增加了科技赋能传统手工艺,AI重构传统工艺教学场景,在AI绘图的课堂上,高级工艺美术师李昌八老师正运用AI辅助绘图系统midjourny进行漆器图案与造型创新设计,他谈到:"这个软件能根据你喂的图,来自动生成4种纹样变体,让你自己都大开眼界,艺术家在此基础上二次创作效率会大大提升。"
据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数据统计,2000年开展轻工职业能力培训鉴定以来,轻工累计鉴定评价60多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14万,全国工艺美术行业全产业链从业人员近1300万人,然而其中高级人才占比不足10%,工艺美术类技能人才的职业提升与市场需求亦然很大,从前几批的职业认定的效果来看,职业能力认证带来的自身效益与行业价值正在显现:上海嘉定区非遗传承人获高级技师认证后,政府授课项目课时费从原来的600元提升至1000元/次;安徽高校教师通过"双师型"考核要求;玉雕师凭一级技师证书实现工时费增长50%,接单量提升35%;更有应届毕业生以三级漆艺师证书入职知名文创企业,据不完全统计,持证人员的平均薪酬较行业基准提升20%,职业认证已成为工艺美术市场价值评估的核心指标之一,持证的高级技师在重大文化工程参与、政府购买服务、大师评选推荐通道几个方面有明显的优先权和红利期。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