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洛轴 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指明方向

作者: 曹雅丽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5-05-21 09:26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据新华社消息,5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考察(以下简称“洛轴”),走进企业智能工厂,了解各种类型轴承产品的性能和用途,察看智能生产线,并同企业职工亲切交谈。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坚持发展实业,从过去洋火、洋皂、洋铁等靠买进来,到现在成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这条路走对了。我们要继续把制造业搞好,坚持自立自强,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这样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够真正实现。

轴承,被称为机器运转的“关节”,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洛轴始建于1954年。“一五”时期全国156项重点项目有7项在洛阳布局,洛轴就是其中之一。历经7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洛轴的产销规模、配套服务能力位于中国轴承行业综合性制造企业前列,至今仍保持着多项中国轴承行业纪录。

“总书记考察洛轴,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更加坚定了我们加快行业转型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放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石照耀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轴承是核心零部件,属基础性战略产业。基础零部件产业自立自强受到空前重视,为轴承、齿轮等基础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洛阳市考察期间将洛轴作为第一站,是对以洛阳轴承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企业多年来创新发展成效的充分肯定。”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海兵对中国工业报记者说,此次考察传递出高质量发展制造业,持续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坚定信心和战略定力。同时,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特别是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指明了奋斗方向。

作为一家主营轴承的传统制造业企业,洛轴不断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在转型升级中焕发新的风采。据介绍,近年来,洛轴集团依托轴承行业唯一的航空精密轴承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成国内领先的航空航天、风力发电、高速铁路、新能源汽车等轴承试验平台,为高端轴承研制奠定了坚实基础。从内径6毫米的“袖珍款”到外径15米的“巨无霸”,涵盖9大类型、3万余种的轴承产品。

目前,洛轴集团高端轴承产值占企业总产值比重达70%,“十四五”期间已有13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水平,风电主轴承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以上,研发的盾构机系列主轴承打破了我国盾构机主轴承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

“从国际角度看,洛轴的技术创新能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承担国家课题、深化产学研合作、开展协同攻关、建立战略联盟、制定标准体系等方式为破解高端轴承领域‘卡脖子’难题提供有效解决方案,也能通过产品制造、服务供给等途径打破高度依赖进口的失衡局面。”王海兵分析说。

与此同时,洛轴通过数智赋能,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洛轴“5G+工业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产品从设计、选材、生产到交货的全程数字化。据悉,洛轴集团连续投资超10亿元对传统产线进行改造升级,并自主孵化、开发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轴承应用软件。

“洛轴在高铁、风电轴承核心技术突破、智能工厂建设以及产业链协同创新方面的成功实践,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为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宝贵经验。它不仅为轴承行业树立了标杆,也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产业链协同创新实践有助于构建更具竞争力的产业生态体系。”石照耀认为。

“这是‘中国制造’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生动体现。洛轴的数智化赋能过程也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发展的过程,能为更多传统制造企业数智化转型提供较强的示范效应及经验启示。”王海兵表示。

洛轴始终围绕国家发展需要,聚焦轴承领域提升核心竞争力,坚持走专精特新之路,2024年,洛轴集团实现营收46.99亿元、净利润2.26亿元。着眼未来,以“转动中国、推动世界”为目标的洛轴集团,正不断壮大高端轴承产业集群,向着2030年实现营收150亿元而奋进,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贡献更大力量。

展望未来,石照耀认为,企业要持续增加研发投入,特别是精密热处理等基础工艺攻关;对标国际认证,全流程质量严控;加强产学研共建创新体,整合上游供应链,构建产业新生态。

先进制造业,是全球主要经济体竞争的制高点,也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当下,我国需牢牢把握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战略机遇,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群,加强政策支持与保障,推动产业融合与协同创新,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曹雅丽

编辑:袁海霞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