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有“质”更有“智” 中国农机“播种”海外市场

作者: 马艳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5-05-19 14:58
分享到:

中国一拖为北美客户的YTO果园机定制可拆卸防护装置,赢得了用户的高度认可。

■中国工业报记者 马艳

在河南洛阳,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拖股份”)停放场内,一批拖拉机正有序装车,即将从青岛港启航,奔赴尼日利亚;在山东潍坊,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潍柴雷沃”)的智能物流中心内,一批拖拉机也整装待发,即将驶向非洲大陆;在湖南常德,100台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联重科”)的水稻收获机分批次启程,向着印度、斯里兰卡等国进发……这些火热的发运场景,正是中国农机出海强劲势头的生动缩影。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最新发布的数据印证了这一火热趋势:1-3月,农业机械出口额32.9亿美元,同比增长34%,占出口总额的71.3%;零部件出口额13.2亿美元,同比增长13.4%,占出口总额的28.7%。3月当月农业机械主机出口同比增长44.8%,零部件出口同比增长28.0%。

亮眼数据的背后,是中国农机企业在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多维度的持续发力,推动着中国农机产业在全球市场加速“开疆拓土”。

差异化战略锚定全球市场

“目前,我国农机的国际化发展正逢其时,国内企业需要大力挖掘并抢抓海外市场的机遇,在与国外巨头同场较量中‘强身健体’,快速占领全球农机中高端价值链。”

在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国际市场中,中国农机企业正凭借差异化战略抢占发展先机。

行业龙头中联重科扮演着“全球化战略家”的角色,依托“端对端、数字化、本土化”的业务体系,将业务版图拓展至全球170个国家和地区。中联重科最新发布的一季报显示,2025年一季度,其境外收入达65.68亿元,同比增长15.17%,境外营收占比攀升至54.20%。中联重科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一季度,中联重科在英国、德国、韩国、土耳其、秘鲁等国家新增投运超30个网点、12个服务备件仓库,投建匈牙利工厂、德国工厂二期项目,投产后公司在欧洲产能近百亿元,是欧洲本地化布局最完善的中国厂商之一。目前,中联重科业务呈现“多点开花”持续增长态势,形成多元化的海外区域市场结构。

威马农机则以灵活创新实现海外突围。威马农机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海外营收达7.83亿元,同比增长25.41%,且毛利率显著高于内销。公司产品远销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积累了一批优质国际客户资源。海外市场的强劲表现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2024年度山地丘陵农业机械及动力类产品销量均有所增长,公司外销部分营业收入同比上一年增长25.41%,主要得益于对海外市场的开拓。”威马农机在业绩说明会上称,公司业务覆盖境内及境外市场,客户网络已覆盖上百个国家和地区,自主品牌“威马”已拥有一定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公司泰国工厂建设投产奠定公司海外市场战略发展基础,将持续深耕海外需求旺盛的目标市场,加速海外市场拓展,在东南亚、拉美等丘陵地区建立本地化服务体系。依托泰国生产基地、美国子公司及欧洲商务处等构建多元化销售渠道,为公司业绩持续增长提供稳定保障。

老牌企业一拖股份也瞄准国际市场开疆拓土。一拖股份在3月28日投资者沟通交流活动中表示,下一步公司会将海外市场拓展作为一项重点战略,持续做好海外渠道建设。

行业专家对农机出海前景充满信心。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会长范建华认为,“不出海便出局”越来越成为更多企业的共识。在几家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国内企业也不断积累在海外市场发展的经验与能力。

“目前,我国农机的国际化发展正逢其时,国内企业需要大力挖掘并抢抓海外市场的机遇,在与国外巨头同场较量中‘强身健体’,快速占领全球农机中高端价值链。”范建华说道。

谈及行业未来出海的发展路径,业内人士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国际市场为中国农机行业打开了广阔的增长空间,我国农机产品正收获越来越多国际认可。若能充分借鉴新能源汽车出海的成功经验,完善产业链配套体系、优化海外服务网络,农机行业必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格局。

智能化升级锻造核心竞争力

智能化浪潮正重塑全球农机产业格局,中国农机企业锚定这一趋势,加速技术迭代,以智能研发为核心驱动力,全面提升产品附加值与国际竞争力。

在战略布局之外,技术革新成为中国农机破局国际市场的另一关键。

一拖股份积极布局智慧农业赛道,探索信息化技术在农机装备与作业场景中的应用,开展智能无人驾驶拖拉机的技术研发与产品储备。一拖股份相关负责人向中国工业报透露,未来将重点围绕拖拉机尤其是高端智能拖拉机装配能力提升、关键零部件加工能力提升和重型柴油机及国五柴油机能力建设等进行资本投入,提升整体生产制造能力和智能化水平。

中联重科则凭借工程机械领域的技术沉淀与管理优势,加速农业机械板块的研发布局。中联重科相关负责人称,近年来公司将先进制造技术、市场运营经验深度融入农机业务,推动产品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

在技术创新的赛道上,众多企业各展所长。潍柴雷沃推出覆盖耕整、插播、收获全流程的雷沃智慧农业整体解决方案。极飞科技将精准导航、全自主作业等前沿技术引入农业领域,不断拓展播撒、测绘等应用场景,持续提升作业效率。

细分领域同样亮点频出。洋马农机的高速插秧机可实现侧深施肥与自动作业功能,显著提升插秧的自动化与精准度。江苏岚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果园多功能机器人集成打药、采摘、运输功能,通过与SAAS数字平台的数据联动,实时收集作业数据并生成分析报表,实现从“机械作业”到“智能服务”的跨越。

当前,智能化浪潮正重塑全球农机产业格局,中国农机企业锚定这一趋势,加速技术迭代,以智能研发为核心驱动力,全面提升产品附加值与国际竞争力。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道亮强调,智慧农业的发展目标涵盖农业全产业链,不仅要实现设施、装备的智能化升级,更要推动经营管理、服务治理等环节的智慧化转型,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农业智能化生态体系。

定制化研发适配多元农业生态

针对各个国家对农机产品在环保、质量等方面的认证标准不同,中国一拖结合当地种植和农艺特点进行研发,推出适配性大轮拖产品,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国际市场版图持续扩大。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千差万别,从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到种植作物种类与耕种习惯,均存在显著差异。中国农机企业深刻洞察这一现状,开展针对性的定制化研发。

5月8日,极飞科技与泰国正大集团、日本洋马在曼谷达成战略合作。三方将整合无人机技术、智能农机与全产业链资源,为泰国农业量身定制精准化解决方案,助力泰国农业迈向精准化、智能化的新阶段。

“极飞科技深耕农业多年,从农业无人机、农业无人车、农机自驾仪,到智能水肥管理系统,产品覆盖耕、种、管、收的每一个环节,正在逐步构建起一个全自主的智慧农业生态系统。尤其是农业无人机,这项技术已成为当代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极飞科技创始人兼CEO彭斌表示,“极飞科技期待与正大、洋马在农业领域拥有丰富底蕴的伙伴合作,利用科技赋能,共同打造泰国智慧农业新标杆。”

沃得农机同样以全球市场用户的多元化需求为导向,对旗下产品进行全面改良升级。其中,针对东南亚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升级改造产品,研发的新型全喂式收割机拥有收割干净、损失率低、实现稻草秸秆还田等优点,在老挝等东南亚国家广受欢迎。

无独有偶,一拖股份也深耕定制化服务。针对各个国家对农机产品在环保、质量等方面的认证标准不同,中国一拖结合当地种植和农艺特点进行研发,推出了70-140马力窄轮距、果园机等适配性大轮拖产品,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国际市场版图持续扩大。在中亚市场,中国一拖针对当地葡萄种植户的特殊需求,近年来成功交付多批窄轮距拖拉机产品。这些拖拉机能够自如地在葡萄园、蔬菜大棚等狭小空间作业,为当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与高效化进程注入强劲动力,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农机企业因地制宜、精准服务的创新能力。

多方协同筑牢出海根基

各地与海关部门的多维协作,共同构建起助力中国农机走向世界的坚实后盾。

中国农机企业在国际市场的亮眼表现,得益于各省市与海关部门构建的协同服务体系。各地立足区域特色,通过差异化举措形成政策合力,从平台搭建、政策扶持到通关保障,全方位为农机出海保驾护航。

在平台搭建与政策创新层面,各省市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浙江省持续组织农机出口企业赴埃及、摩洛哥等国参加农机展,并鼓励企业在海外设立销售与服务网点,成效显著。今年前2个月,浙江全省农业机械出口额同比增长33.7%,超4000家农机制造企业中,近四分之三的企业实现产品出海。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则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对农机企业出口予以奖励,争取外贸政策并组建专班深入一线解决外贸企业实际困难。鼓励企业利用跨境电商平台拓展海外市场,引导企业布局海外仓,双峰县农机销售电商目前已超过160家,有效拓宽了海外销售渠道。

在通关服务保障领域,海关部门主动作为、创新服务模式。杭州海关所属台州海关主动靠前服务,不仅派专人解读农机出口技术标准与政策,协助企业熟悉进口国认证要求,还推出“7×24小时”预约通关、“绿色通道”等举措,实现农机出口“随到随验、即检即放”。天保海关通过“关长送政策上门”,为企业定制外贸经营指导方案,并借助智能卡口系统等技术手段,优化监管流程,落实“通关引导员”制度,以“一站式”服务确保农机货物“零延时”快速通关。

正如昆明海关所属天保海关相关负责人所言,全流程服务机制的落地,为农机高效出海提供了坚实保障。各地与海关部门的多维协作,共同构建起助力中国农机走向世界的坚实后盾。

作者:马艳

编辑:袁海霞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