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2025首届国际低空经济合作论坛在深圳举办。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齐续春致辞中指出,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为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行动指南。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邵理阳、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蔡恒进等多位专家发表主旨演讲。
邵理阳表示,低空飞行装备是低空经济的核心载体,是决定低空经济发展规模、应用深度和商业化进程的重要因素。随着“低空经济”连续两年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融合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产业正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城市竞争的新赛道。技术层面,无人机技术迭代、5G通信普及与人工智能的突破,为产业链各环节提供了技术支撑;政策层面,空域管理改革深化与法规体系完善,释放制度红利;需求层面,物流、应急、交通等领域需求井喷;出口方面,受国际环境影响,中国的低空产品出口额近年猛增。据中国民航局预测,到2026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7万亿元,2035年可达到3.5万亿元。中国通用航空协会《2024年航空装备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加工设备白皮书》数据显示,航空领域(高空型飞机,及低空的固定翼飞机、多旋翼飞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无人机、电动飞行汽车)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加工设备的市场规模增长率为7.7%,见下表。
碳纤维由于具有高强度、低密度、耐腐蚀等优异性能,在航空、低空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同时技术进步推动成本降低,以及政策支持等因素共同作用推动了航空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规模的扩大。碳纤维复合材料被用作机身关键部件(如机翼、机身、尾翼和起落架),还用于直升机、eVTOL或电动飞行汽车部件,如机身、尾梁和螺旋桨旋翼叶片。据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数据,中国商飞的C919大型客机大量使用复合材料,其机身结构中复合材料用量占比约15%,主要用于机翼、机身段等部件,不仅减轻了飞机重量,提高了燃油效率,还提升了飞机的可靠性和舒适性。而美国在航空复合材料领域虽起步早,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中国通过自主研发,打破了美国波音、洛马等公司的技术垄断,C919的成功研制和逐步商用,标志着中国在航空复合材料应用上已跻身世界先进水平。
碳纤维复合材料因重量轻,强度足以承受不同航空部件的严酷负载条件,被广泛应用于低空领域的高性能、轻量化产品中。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结构应用中的部件通常采用夹层结构制造,此结构具有碳纤维面板或碳纤维与玻璃纤维组合而成的蜂窝状核心面板。对于飞机内饰应用,碳纤维复合材料部件在性能、受压、阻燃方面比传统材料更具优秀。由纤维增强环氧树脂或酚醛树脂制成的复合材料,被应用于大飞机行李舱、侧壁板、天花板、飞行地板、隔板、货舱地板衬垫等内饰部件,或在电动飞机的电池外壳、机载器材方面大量使用。 (刘森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