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9个中国品牌日之际,为响应国家品牌战略,助力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塑造国际认可的中国能源品牌集群,中国能源研究会品牌分会在第三届中国能源品牌周发起了“中国能源品牌出海行动”倡议,呼吁业界携手同行,以品牌赋能全球能源品牌可持续发展,并于5月12-18日开启第一站,走进中亚·乌兹别克斯坦。
本次出海行动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品牌分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工业报社能源与双碳研究中心主任牟思南率队,邀请了能源行业专家、企业和媒体代表走进中亚,与“乌兹别克斯坦能源周”相结合,广泛宣传展示中国在新能源技术、装备制造、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优势,为全球能源转型展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据介绍,5月13日至15日举办的乌兹能源周是中亚地区最具影响力的能源盛会,吸引了来自亚洲、欧洲等不同国家的企业参与。展会不仅为国内外参展商提供了展示最新产品、交流技术成果、拓展市场渠道的绝佳平台,还促进了国际能源合作,推动了绿色能源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也成为中国能源品牌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实力、寻求合作、推动发展的重要契机。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持续推进,新能源出海给世界的绿色发展提供了动力。牟思南介绍,中亚多国已经明确清洁能源发展计划,当前我国多家央企已经在中亚多国进行了新能源项目的投资建设。本届乌兹能源周也得到了大量中国企业参展,涵盖石油石化、电力、新能源等领域。
牟思南一行在展会上与中国大唐、中国石化、中国石油、隆基绿能、阳光电源、晶澳、锦浪、四季沐歌等中国能源企业展位进行深度交流沟通。
在本次出海行动中,中国能源研究会品牌分会特别遴选了浙江、四川、甘肃、宁夏、青海、山西、内蒙古等七个能源大省,“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黄骅港‘绿色煤港’、华电氢能、宁夏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白鹤滩水电站一百千瓦水电机组、中广核兴安盟300万千风电项目、‘国蛟一号’海洋输电技术等典型项目,以及能源行业独有的标志性品牌——绿能星”作为中国能源品牌示范样板进行隆重展示推广,吸引了乌兹别克斯坦能源部副部长UmidMamadaminov以及多国展商和大量观众驻足观看。
乌兹别克斯坦能源部副部长UmidMamadaminov(左)详细观看并了解北京韬能科技的仿真建模技术。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中亚五国纷纷提出减排目标与规划。预测到2040年,风电和光伏的新增装机将达到1500万千瓦和130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份额提升至51%。中亚地区有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潜力与需求,但随着可再生能源装机的不断增长,将导致电网惯性下降,包括次同步振荡(SSO)、电磁谐振等在内的宽频振荡事故频发。
牟思南就中亚新能源发展与消纳向乌兹别克斯坦能源部副部长详细推介了北京韬能科技的仿真建模技术。她表示,中亚新能源发展需以政策为牵引,以电网升级和区域合作为基础,同时重视技术层面的建模优化与稳定性保障。典型案例和数据表明,忽视系统建模与振荡抑制将直接威胁电网安全,而科学的规划和技术创新可显著提升新能源渗透率与电网韧性。
牟思南建议,中亚新能源现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可借鉴中国新能源消纳的成功经验,可通过电磁暂态仿真建模可助力新能源项目并网稳定性评估;通过宽频振荡检测与抑制设备,识别振荡风险与振荡源,提高项目运行可靠性。特别是应当在系统规划和运行中提高对宽频振荡的重视,建立健全全生命周期风控体系,包括仿真建模、试验评估、实时在线监测与适应性评估,以及操作员培训等,从而保障目标系统的安全稳定、经济高效运行。
据了解,大唐集团正在与乌兹别克斯坦能源部开展联合创新中心实证基地项目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场址规划在塔什干市以北50公里处,拟建设风电、光伏总装机10万千瓦左右,并配备一定数量的储能装置,建设设备性能展示和分析中心。在“中国能源品牌出海行动”中,牟思南还协助大唐集团在此次参展企业中挑选了一批有创新性、技术含量较高的部分产品,用于联合创新中心实证基地展示推广。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