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电动汽车对传动系统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对齿轮减速器的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VH)控制,已成为整车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齿轮波度误差对NVH性能有显著影响,因此在齿轮精加工后进行波度分析,已被广泛视为提升整车舒适性、预防减速器NVH不合格的有效手段。
近日,我国自主研发的齿轮波度误差分析软件正式发布,成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高端制造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据悉,长期以来,齿轮波度误差分析技术为国外著名企业所垄断,成为制约我国高端制造发展的技术瓶颈。为破解这一难题,北京工业大学与哈尔滨精达测量仪器有限公司联合组成技术团队,历经三年协同攻关,通过深入的理论分析,开展了大量基于不同类型齿轮和测量条件的实验研究,系统验证了算法的稳定性与适用性,最终成功研发出齿轮波度误差分析成套技术,并同步推出配套软件系统,实现了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
发布会上,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原协会常务副会长王长明、北京工业大学教授石照耀和哈尔滨精达测量仪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广才共同启动了齿轮波度误差分析软件的发布仪式。
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原协会常务副会长王长明(中)北京工业大学教授石照耀(右一)哈尔滨精达测量仪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广才(左一)
本次发布的齿轮波度误差分析软件系统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与应用价值。软件操作简便、界面友好,兼容国内外多种主流齿轮测量中心的数据格式,具备良好的通用性与扩展性。在分析功能方面,软件支持误差曲线的对比分析与波度误差的合成与分解,便于用户深入掌握误差来源与特征。同时,软件内置新能源汽车齿轮噪声测评的频谱结果公差模型,能够精准判断波度误差是否满足NVH性能要求,助力低噪声齿轮设计。其突破性的算法摒弃了传统傅里叶分析中的隐含条件限制,确保无论误差大小与形态都能获得准确分析结果,并可扩展应用于锥齿轮、蜗轮蜗杆等复杂传动系统的波度误差分析。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 石照耀
石照耀在作题为《齿轮波度误差分析的理论基础与实践》主题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时表示,当前齿轮波度误差分析涉及三个核心问题:误差数据的获取与预处理、数据分解方法的选择,以及幅值允许范围的合理确定。
“发布的软件正是在这些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实现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对标,并克服了当前主流软件的缺陷。”石照耀指出。
报告围绕四个方面展开:一是电动汽车齿轮与减速器的发展现状与技术挑战;二是波度误差分析的理论基础与方法构建;三是齿轮工艺误差的溯源分析与NVH性能预测;四是新发布软件的功能与应用实践。
北京工业大学博士生 吕浩
随后,北京工业大学博士生吕浩进行了软件实操演示,基于来自哈尔滨精达与国际著名企业的齿轮测量中心的真实测量数据,现场展示了测量曲线叠加、波度误差合成与分解、频谱分析及结果解读,全面展示了该软件的先进性与工程应用能力。
哈尔滨精达测量仪器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广才
发布会最后,周广才作总结讲话,他对各位嘉宾的到来与长期支持表示诚挚感谢,并表示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深化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国产高端测量装备的自主创新与产业化进程,为我国齿轮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