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甘竹溪碧波荡漾,左滩段堤岸游人如织,新街in77的咖啡香与旧粮油市场的历史感交织……“五一”假期,顺德区龙江镇,这座以家具制造闻名的工业重镇翻开了文旅新篇。
从机器轰鸣的厂房到咖啡飘香的水韵桑围,从产业单兵突进到城乡全域寻美向美,可以看到,作为顺德唯一入选佛山环两江先行区核心区镇街的龙江,正在谋划更深层次的蝶变。
为何文旅是龙江破局的首选赛道?当传统制造强镇“开卷”文旅,深意何在?
工业重镇龙江“开卷”文旅。图为龙江S-park体育公园。
向短板要增长
工业镇也要做“弄潮儿”
工业重镇“开卷”文旅,不是跟风,而是向发展痛点精准开刀。
站在甘竹滩洪潮发电站遗址观景台,眼前的生态画卷曾被“偏远”“配套弱”“不好玩”等标签遮蔽。过往,鲜少有人会将其视为旅游目的地。如今,江边的网红咖啡店却座无虚席,发电站特色文创卖爆,甘竹滩水上潮玩基地正从图纸走向现实。
龙江“开卷”文旅,正始于对自身“工业底色过浓、生态资源沉睡”短板的清醒认知,亟待通过打破产业单极依赖的转型焦虑,唤醒生态资源的天然禀赋,继而实现新一轮的增长与“出圈”。
值得关注的是,龙江的建设环两江先行区总体工作思路,将“建设‘水韵桑围’文旅发展示范带”摆在了首位。
左滩酱鱼节人气值飙升。
而龙江的行动更是掷地有声,一批文旅项目蓄势待发:甘竹溪边上的70亩低效用地,将被“爆改”成麦朗榕树头营地,预计今年国庆就能对外营业;总投资3.3亿元的龙晟生态乐园破土动工,顺德首个点状供地农文旅项目落地,勾勒出城市野奢综合度假区的身影;备受关注的甘竹滩水上潮玩基地前期项目正有序推进;甘竹滩发电站文旅首开区拟引入顺德著名餐饮品牌及成熟渔旅结合项目;左滩村的海鲜街、麻祖岗心形湖等文旅项目雏形初现……
更具深意的是,这些项目绝非简单“造景”或照搬,而是深度“嫁接”龙江的制造基因与资源禀赋。正因如此,龙江的文旅体验,也都被印上了鲜明的“龙江特色”。这种特色也恰恰是龙江突围的秘诀所在。
未来,可能在甘竹滩发电站文旅首开区的渔旅结合项目中,人们能看见龙江本土龙头企业的身影;而以“一根管、一颗果、一块木头”为脉络,龙江串联起10多个特色研学基地,搭建起“发现龙江畅想未来”研学体系,让年轻一代在行走中触摸智造脉搏。
足以见得,龙江想要的不是网红流量的一时喧嚣,而是产城人文的持久共生。
镇域跃升方法论的三重逻辑
当工业重镇开始“卷”文旅,看似违和的“跨界”探索,绝非突发奇想,而是直指破除路径依赖、重构价值逻辑。
闲置鱼塘升级为生态园,老电站变身博物馆,旧厂房化作艺术空间,龙江的低效空间巧变增值载体;今年开年,传统味拉满的“生菜会”“观音开库”民俗文化活动,吸引超30万人参与;大坝现代轻工家居产业园作为龙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和顺德环两江先行区核心区门户入口,绿美生态园区改造如火如荼……散点变化的背后,藏着龙江价值重构的三重逻辑。
第一重逻辑,是主动唤醒沉睡资源,强化镇域文化特色。从桑基鱼塘的农耕文明,到“宇宙最强家具小镇”的制造传奇,龙江作为岭南农商贸文化源点之一,文化家底本就璀璨,千年市井烟火时光更是格外珍贵。可以说,龙江天然具备“爆火”的基因与潜质。
在盘点文化家底后,龙江用“非标化”开发思维,展开了一场资源重塑行动,为的就是唤醒沉睡资源,激活全域要素,让龙江的特色愈发具有辨识度。
龙江新街in77跻身新网红打卡点。
正如龙江新街in77,这一新晋网红打卡点、时尚青年街区,由老旧粮油市场翻新而来,却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来此打卡。他们寻觅的不仅是新潮的消费与娱乐,更重要的是,能在这里嗅见昔日的烟火气,更能从时光的痕迹中找到具有龙江特色的生活方式。
第二重逻辑,是持续性塑造IP矩阵,释放裂变效应。当“观音开库”民俗全网爆火,带来30万人次客流;当左滩酱鱼节实现150万的商户收益,全网曝光破百万。在龙江,特色IP的裂变效应正被一次次验证。这也提醒龙江,一座城市想要“出圈”,必须要有拿得出手的名片。
摒弃简单复刻传统文化元素,龙江选择构建起“超级IP+细分场景”的城市名片矩阵。
2025龙江“观音开库”民俗活动吸引30万人参与。
身处“世界美食之都”顺德,龙江站在顺德美食这一超级IP的“肩膀”上,不断强化自身特色,叠加桑园围世遗文化,龙江凝练出了“水韵桑围”城市形象,串联起“观音开库”、酱鱼节、东头烧肉、龙江煎堆以及龙舟赛、篮球赛等民俗、美食、体育类细分IP。
而深耕自身工业基因,龙江更将工业遗产转化为“智造研学”体验线路。让看似沉闷的工厂、企业、园区都化身为旅游、研学打卡点。当产业场景变身文旅打卡点,高频次的“出圈”便成自然。
第三重逻辑,就是坚持系统性思维,重构人城产关系。城乡品质提升向来不是简单的“补课”,而是一项重构人城产关系的系统性工程。
龙江的城乡蝶变,是一场系统性革新。在实施“山水连城”计划时,龙江始终坚持基础设施提升与风貌整治同频,让“看得见的美”与“触得到的幸福”并存。
围绕构建“一带一城一区”新发展格局,龙江统筹布局产业升级、城乡融合、生态共治等各个领域。大坝现代轻工家居产业园的绿美改造、九龙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的链主集聚,都推动着人产城深度融合。
从单点突破到全域协同,龙江的转型已超越“补短板”,而是人、城、产关系的系统性重构。这场全方位、立体式的城市蝶变,也让龙江的辨识度和美誉度一再刷新。
环两江先行区
龙江值得期待
佛山提出要建设环两江先行区,是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拓展经济发展纵深的战略部署。究其根本就是要攥指成拳,用“试验田”“先行地”率先示范,引领带动全域高质量发展。
环两江先行区是樵桑联围的核心区域,历史以来有很好的协同共治基础,具备扎实的改革创新本底。这也要求作为先行区核心区六镇之一的龙江,在转型上必须超越镇域范畴,指向更宏大的区域协同命题。对于身处核心区的龙江而言,这是挑战,更是空前的机遇。
一些探索正在酝酿惊喜。在产业维度上,目前,九龙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的龙江片区,海天机械、弘亚数控等链主企业带来了新的产业联合体,高端装备产业集群蓬勃发展。接下来,龙江还将持续激活龙头企业发展新动能,树立和巩固行业领先优势。
弘亚数控集团顺德高端家具装备智能制造基地。
作为“中国家具设计和制造重镇”,龙江还不断强化家具产业“五大引擎”战略,推动家具产业升级转型,精心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及深厚文化底蕴的区域产业品牌IP。
文旅布局上,龙江将探索和打造桑园围文旅动线,以甘竹溪为脉,把桑园围堤外美丽风景与沿线山水资源、旧房产等有机融合利用,联动全镇文旅休闲项目,用一条特色文旅产业动线“串珠成链”,助力龙江火“出圈”。
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纵深推进的当下,龙江以“向短板要增长”的魄力,为工业镇转型提供新的参考:不避讳“偏远”标签,反而将刻板印象转化为文旅优势;不依赖传统路径,反而敢于重塑价值逻辑。当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创新价值被系统激活之际,“专业镇”便能再次突破能级天花板,进化为“湾区节点”。
环两江,当看龙江!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