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漳州市作为闽南经济圈的重要增长极,近年来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持续发力,形成了以精密机床、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为代表的产业集群,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五月,美丽的厦门城,一群白鹭展翅高飞,舞动出世间最纯净的旋律与节奏。
5月9日,在厦门国际博览中心(翔安)盛装启程的2025厦门工博会上,福建省工业企业供需对接平台漳州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供需对接活动暨产业社区(南靖)招商对接会(下称对接会)同期举办,汇聚了漳州市及全省近百家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科研院所和上下游合作伙伴,覆盖精密加工、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多个领域,盛况空前。
这场由漳州市工信局指导,漳州市南靖县政府主办,南靖县工信局、福建省机床工具行业协会(下称福建机床协会)、南靖县闽台精密机械产业服务中心共同承办,厦门国贸飞驰会展有限公司、厦门模具行业协会、厦门扬森数控设备有限公司一起协办的供需对接活动,围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中心,紧扣供需和招商对接主题,弘扬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旋律,为产业社区(南靖)招商拓展了新愿景。
漳州高端装备制造势旺业兴
“近年来,漳州市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发展县域重点产业链作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着力点,持续优化‘一县一业’产业布局。”漳州市工信局副局长叶泳达指出。
南靖县作为漳州市高端装备制造的“排头兵”、福建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重要承载地,始终以“四链融合”为引领,积极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协同。自2011年南靖闽台精密机械产业园被福建省政府列入闽台产业合作“五区十园”之一以来,秉持“两岸融合、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全力打造辐射闽西南、对接海峡两岸的精密机械产业高地,形成了“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场景应用”的全链条生态。
“南靖是产业集聚的沃土,创新协同的平台,开放共赢的窗口。”南靖县副县长杨杰说。
南靖闽台精密机械产业园最初规划包含三个园区,分别为丰田园核心区、山城园片区、高新园片区,规划范围约21.3平方公里。2010年制定了《南靖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2017年制定《闽台精密机械产业园总体发展规划》,初步构建形成了以机械产业为核心的“一园两轴三片区”联动发展格局。园区集聚装备制造企业131家,其中有南云包装设备、凯华机械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东刚精密机械,长青精密丝杆、万宝机械等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家,以及勇一机械、金美德机械等55家台企扎根发展。形成以煌兴机械为代表的绿色铸造上游企业,以恒成精机、长青精密等中游机械加工企业,以东刚精机、万宝机械、大金机械等为代表的整机生产企业的完整精密机械产业链条,以“丰田园核心区--机床铸造、山城园--精密功能部件、高新园--服务型制造”的特色产业集群在崛起。2024年,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54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72.26%,成为南靖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南靖县以“政产学研用”一体化为抓手,通过实行“产业链链长制”,大力推进强链补链工程,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支持园区企业加大创新和技改投资力度。园区企业先后获得368项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东刚、长青等多家企业产品填补了福建省装备制造产业空白,为打造“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南靖始终以“服务型政府”为宗旨,通过出台《南靖县建立正向激励机制促进南靖闽台精密机械产业园发展十条措施》等专项政策,为装备制造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提供“妈妈式”服务,进一步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南靖闽台精密机械产业园积极推动产业社区建设发展,目前园区有中基科技园、精密机械制造产业园、智慧智能制造产业园等标准化工业园区,涵盖写字办公楼、研发中心、企业展销中心、服务配套设施等为一体的高端产业综合体。闽台精密机械产业综合体正在规划建设中。
漳州高端装备与“鹭”同飞
厦门工博会作为海峡两岸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工业盛会之一,汇聚了全球前沿技术、高端资源和市场机遇,致力于促进供需双方精准匹配、技术成果高效转化。
借助工博会的“金字招牌”与“全球流量”,推动漳州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走出去”对接国际需求、“引进来”吸纳创新资源,加速实现产业链的开放融合与能级跃升。叶泳达说:“今天的对接会,正是要发挥南靖产业社区的示范带动效应,以点带面激活全市产业链协同发展活力,推动漳州从制造大市向智造强市迈进。”
南靖县副县长杨杰说:“对接会不仅是供需匹配的桥梁,更是四链协同创新的起点。”
当前精密机械行业仍面临核心技术“卡脖子”、产业链韧性不足、供需信息不对称等挑战。
“此次供需对接会的召开,恰逢其时、意义深远。”福建机床协会会长林扬波认为,产业链协同发展,是打通供给与需求、技术与市场、生产与应用的关键纽带。福建机床协会作为承办单位,始终秉持“服务企业、链接资源、促进合作”宗旨,积极搭建政企对话、产需对接、技术交流桥梁。
在对接会上,东刚精密机械、利尼尔、金美德等三家公司分别进行了产品推介。
东刚精密机械,秉承实现与客户双赢的目标,坚持服务第一、第一服务、交期准确、质量保证,已发展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福建利尼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为线性传动元件专业制造商,是融研发、设计和生产销售线性滑轨、滚珠丝杠、单轴机器人以及智能化系统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定位于工业母机核心功能部件,专注服务于高端精密制造领域。在福建福州.江苏苏州有生产基地,在华东、华中、华南、东南布局了四大服务网点。
福建金美德机械有限公司最新发明的两工序完成整个工件的卡钳工艺,是其最新发明的颠覆性创新。目前金美德在全国布局50家代理商、打造体验中心进行机型展示、样品试制,同时成立五轴应用培训中心——为五轴操作输送人才,实现人、机双交付。
东刚精密机械、利尼尔、金美德是漳州高端装备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对接会举行了精准的供需对接项目签约仪式。厦门扬森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和厦门高光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厦门万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南云包装设备有限公司和亿识(福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福建金美德机械有限公司(大金)和卡万拉玛机电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业进行了14项签约,意向金额达5.35亿元
“通过供需对接平台,精准匹配上下游企业需求,14个优质项目将落地生根,再次为产业链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杨杰表示,南靖县期待与更多企业携手,共同拓展智能制造、精密加工、工业服务等新领域,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两岸融合、产城共生”的示范标杆。
打造高端装备制造新高地
漳州是一片充满机遇的热土,有全省领先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有“一企一策”的精准服务,有敢拼会赢的奋斗精神。要打造高端装备制造新高地,未来路该怎么走?
利用好福建省工业企业供需对接平台。为贯彻落实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精准对接、助力福建省县域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工业企业供需对接平台,畅通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对接,促进工业产品供需对接,市场开拓宣传等公益服务。对接会上,福建省工信厅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全面介绍了平台的各项功能。
推进“四链”深度融合,构建高端制造装备产业链协同创新体系。福建省机械制造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漳州职业技术学院装备制造学院院长林海涨,在演讲中认为,人才链服务产业链,要以闽台精密机械制造产业融合发展为突破口,以GF精密加工设备为牵引,以闽台精密机械制造公共服务平台为纽带,从构建产教融合综合体到打造闽台精密制造生态圈,实现完整的产业链发展闭环。
南靖县闽台精密机械产业服务中心王智中在推介南靖闽台精密机械产业园(含产业社区)时表示,要积极促进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依托本地装备制造产业技术优势、产品优势,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推进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升级,提高机械装备制造企业协作配套能力,实现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科研院所的配套合作,重点发展机械装备、电子信息、食品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四大主导产业,持续做大做强闽台精密机械产业园,全力打造“企业集聚、产业集群、要素集约、服务集中”的新型工业化基地,打造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样板。
融入漳州“一核多点”产业布局,创新先行,集群带动。叶泳达表示,作为全市工业经济的“服务者”和“推动者”,漳州市工信局将全面落实《福建省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方案》,制定专项扶持政策,强化“政策赋能”,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将通过搭建“政府+协会+企业”对接平台,建立产业链供需数据库,常态化组织“技术路演”“订单对接”“银企沙龙”等活动,深化“链式服务”,推动供需精准匹配;将联合厦门大学、闽南师范大学等省内外高校共建产业研究院,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夯实“平台支撑”,加速创新成果转化;依托南靖闽台精密机械服务中心等载体,引进多个台湾技术团队,攻克“高精度主轴”“智能控制系统”等多项关键技术,为产业升级提供硬核支撑。
“福建机床协会将一如既往发挥平台作用,当好企业的服务员和行业的联络员,推动更多合作项目落地生根,助力漳州市乃至全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迈向更高水平。”林扬波深情远望。
走出厦门国际博览中心,抬头,一群白鹭在上空翱翔。借道厦门工博会,漳州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乘“鹭”腾飞。(文/闵恭新)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