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涉及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一项全局性、系统性工程。当前,钢铁、建材、印染等传统行业正积极进行绿色转型,推广节能低碳和清洁生产技术装备,让“绿色”成为发展的底色。
总台央视记者 杨紫薇:在上海长兴岛电厂,两个圆球一样的罐子里装着二氧化碳,最多可以储存约800吨的量。每天,这些二氧化碳会通过管道被分别输送到4公里和8公里之外的沪东中华和江南造船厂。
在船厂内这些黄色的管道,里面装载的是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是船厂常用的焊接保护气体,像江南造船厂每天要使用超过百吨。此前二氧化碳需要从岛外以水路运输的方式运送过来,为此船厂还建设了二氧化碳储存站。现在这些储存站也不再使用,这些气体可以源源不断地从发电厂送到造船厂。
中国船舶江南造船生产保障部能源专员 刘建锋:现在管道通了二氧化碳后非常稳定,生产几乎可以24小时不受影响,直接成本缩减50%左右。
据测算,二期项目全部建成之后,这个二氧化碳捕集与收集项目每年可以减少约1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当于在长兴岛上种植了556万棵树。
绿色低碳理念不仅体现在造船业,现在许多传统企业也在加快转型升级。浙江绍兴柯桥区一家印染企业的染料房,一排排盒子里装着不同类别的染料。
不同于以往,现在只需要通过屏幕下达指令,机械臂就能精准地称料和进行溶解作业,溶解后的染料就会通过管道被输送到外面的染缸里,稳定性提升了10%以上。
技术人员表示,以前染色更多是需要大量的水来带动布料上色。现在厂房更换了新的设备,更多用气带动布料转动上色,这道核心环节的改进不仅减少了用水量,能耗和以前相比也降低了大约40%。
公司还建立了用能、排污监测系统,其中废气处理率达到97%以上,废水的回用率约为65%,这一部分每年也可以给公司节约上千万元以上的支出。
浙江绍兴的柯桥区是许多印染企业的聚集地。数据显示,今年1-6月,柯桥全区的印染行业实现产值约298亿元,同比增长10.7%;产值占今年上半年全国印染行业的约40%,行业税收增长约18.7%。与此同时,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0.7%。
位于上海青浦的一处建筑工地,许多建筑正处于墙体搭建阶段。不同的是它属于装配式建筑,即把房屋的各个模块在工厂里生产好,再送到工地现场进行拼搭。这种建造方式降低了作业过程中带来的噪声、扬尘等环境污染,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造方式。
宝业集团上海公司副总经理 王伟东:建造过程可以节材71%、节水36%、缩短工期30%、减少人工40%,碳减排综合的效益非常明显。
这个已经建造好的三室一厅,通过装配式建筑手段搭建完成后,隔音效果和保温性能更好,房间也能维持在恒温状态,能耗也因此降低大约40%。
做好模块化的加法和低碳化的减法,离不开预制件的生产环节。在一家装配式建筑的工厂内,自动化生产线正在生产着各类预制件。工厂使用的保温材料40%来自回收的PET塑料,可以有效降低约30%的碳足迹。
“绿色化”“智能化”已经成为建筑领域低碳转型的重要方向。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装配式建筑市场规模预计达到6500亿元,同比增长约20%。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