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郭金铜:让AI在企业落地,加速打造新“智”生产力

©原创 作者: 吴晨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5-09-19 15:59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吴晨

9月17日下午,在中国工业报社主办的“锚定向‘新’·‘智’造未来——问道‘十五五’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用友集团副总裁、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主任郭金铜带来题为《让AI在企业落地,加速打造新“智”生产力》的发言。

用友集团副总裁、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主任郭金铜

郭金铜表示,新时期的企业必须加速拥抱人工智能(AI)。许多行业的领先企业通过全面应用AI,已经实现了智能运营新范式。与尚未应用AI的企业相比,这些AI化的企业展现出显著的竞争优势,甚至形成“降维打击”。

企业应如何正确应用AI?

对此,郭金铜指出,很多企业认为,应用AI就是引入通用大模型,但实际上,通用大模型对企业核心业务的价值有限,因为通用大模型相当于云时代的IaaS,本质上属于基础算力,企业真正需要的是能够深入其业务、具备专业能力的专业大模型和场景化智能服务。

当前,随着代理式AI和推理式AI的快速发展,基于专业大模型的“智能体”(AIAgent)成为企业应用AI的一种主要形态。智能体不仅会思考、推理和辅助决策,还能自动感知环境,并代替人执行任务。根据研究预测,到2027年,中国将有半数企业的业务决策由智能体辅助完成,其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因此,企业应用AI,首先要应用好智能体。

但是,企业应用AI,包括应用智能体,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之上。郭金铜认为,这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数据基础,数据是AI的燃料,没有高质量的数据,AI就像一台没油的车,是跑不起来的,很多企业的数据尚未治理、分散甚至仍以线下为主,这样的数据基础难以支撑AI应用;二是流程基础,数据从哪里来?数据从流程中来,流程就是数据源源不断的生产线,没有高质量的流程,也难以产出高质量的数据。尽管信息化推进多年,许多企业的业务流程仍不完善、还很落后,甚至没有实现在线化,难以支撑数据驱动和智能运营的发展需要。

所以,按照正常的发展规律,企业应用AI应遵循三步走:先优化流程,实现业务在线,再治理数据,实现数据驱动,最后部署专业大模型和智能体,实现智能运营。郭金铜说:这就好比我们吃馒头,一般是一个馒头一个馒头吃,你不能说不吃前两个馒头,直接吃第三个馒头。

众多行业的领先企业,由于其先发优势,现在已经在吃第三个馒头,开始顺理成章地应用AI、部署智能体。对于众多后发企业而言,也存在“后发优势”,那就是可以“三个馒头一起吃”。即以终为始,从业务痛点出发,在应用AI的同时,同步推进数据治理与流程优化工作,实现“AIx数据x流程”的三位一体融合发展,这样可以大幅压缩企业的试错时间与试错成本。

郭金铜强调,新时期企业数智化的核心就是实现“AIx数据x流程”的三位一体融合发展,而三者的融合发展离不开企业软件的赋能与支撑。因为企业流程天然融于企业软件之中,企业数据也是通过企业软件管理与使用,AI大模型和软件智能体更是从本质上就是软件形态。可以说,智能体与软件的关系,如同鱼与水的关系一样。因此,企业要实现智能化转型,规模化应用AI,必须升级新一代的数智化的企业软件才行。

用友商业创新平台(用友BIP)作为全球领先的企业软件和智能服务平台,就是为企业数智化而生,为企业应用AI而生,通过强大统一的数智化底座,实现了“AIx数据x流程”的原生一体,为企业提供AI时代所需的全面智能服务、数据服务和流程服务。

“智能服务的核心就是智能体服务”,郭金铜介绍道,用友BIP企业AI的智能体包括作为智能统一入口的通用智能体(智友)和众多融入企业核心业务和场景的专用智能体(财务智能体、采购智能体、销售智能体等等),它们协同运作,通过超过2500个核心业务流程赋能,并结合企业私有数据库与知识库资产,可以显著降低AI“幻觉”问题,让智能体变得结果可靠和安全合规,真正可用,真正可落地。

关于传统企业、特别是重资产工业企业如何拥抱AI?郭金铜表示,任何企业拥抱创新技术,都如同在高速上换轮胎,只能边跑边进化,不可能停下来进行休克治疗。所以,传统企业拥抱AI,倡导先“+AI”再“AI+”的智能进化路径。“+AI”如同老房改造一样,把AI当作外挂,根据需要加装电梯和引入宽带,逐步嵌入AI,然后量变到质变,最终水到渠成,自然转型升级为“AI+”、即AI原生的企业,成就新“智”生产力。

作者:吴晨

编辑:王棕宝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