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徐鹏:携手推进“航空报国”梦,共筑满天繁星的未来

©原创 作者: 刘德炳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5-09-19 15:29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 刘德炳

在我国低空经济加速崛起、航空工业自主创新步伐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中发天信(四川)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轻型航空动力领域的重要创新力量,正稳步推进其战略布局。9月17日,在由中国工业报社、中工智库举办的“锚定向‘新’·‘智’造未来——问道‘十五五’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中发天信副总经理徐鹏分享了企业成立九年来的发展历程与未来愿景。

中发天信(四川)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鹏

在国家《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提出,“航空发动机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以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为基础的产业集群,集中体现国家综合国力、工业基础和科技水平,是国家安全和大国地位的重要战略保障。……重点发展中/小型涡扇/涡喷发动机,在2020年完成论证和型号研制,2025年完成适航取证……建立发动机自主发展工业体系,使中国航空发动机产业进入世界第一梯队。”

自2016年成立以来,中发天信正是沿着国家规划的指引,在刘大响院士的指导下,在公司创始人刘臣董事长、潘宁民老师的带领下,始终秉持“航空报国、动力先行”的理念,将企业发展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针对中国大型无人机的技术与产品需求,在“新动力、新装备、新运维”三个领域构建商业闭环,通过九年的艰苦奋斗、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先后完成了多项成果。

在大型无人机“新动力”方面,面对某些国家在轻型航空发动机领域的技术封锁与市场垄断,中发天信发动机团队在潘宁民老师的带领下,通过六项技术革新,已成为国内极少数具备大型高空高速无人机发动机研制与批量化生产能力的民营企业,其主力产品XX850在综合性能、适应性与成本控制方面表现突出,单台成本显著低于国内外同类产品,已成功装配国内多款高空高速大型无人机,服务多家主机单位,并在此基础上开展XX1000、XX500、1MW地面燃机等系列产品的研制,已成功实现点火试车。

针对大型无人机缺少适配的保障装备与商业化运维服务的行业难题,中发天信除了持续深耕发动机核心技术,也积极推动产品和服务与大型无人机产业的深度融合。先后研发出EOT470、EOT307等多款智能光电产品,以及方舟一号、方舟二号等多款智能保障装备。同时,中发天信通过组建国内专业大型无人机运营团队,在应急救援、气象探测、科研试飞等领域实现多项商业化应用,累计执行200多个任务,飞行服务时长达到30000人天,得到相关客户的高度认可,助力大型无人机产业构建商业闭环。

下一个五年,是中发天信发展的战略期,公司将紧跟十五五发展规划,以航空强国为己任,一方面将继续加大轻型航空发动机的研发投入,构建更为强大的研发团队,推动1000kgf级涡喷/涡扇产品的谱系化,同时针对低空飞行器续航和成本要求,持续开发涡轮混动等新产品,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动力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公司在继续做大做强“科研试飞、大气象、大应急”等运维业务的同时,将联合国内龙头企业,共同开拓无人物流等商业化场景,为低空经济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同时,中发天信在四川省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在成都崇州市投资建设国内首个由民营企业运营的高空模拟试验服务平台。该试车台具备覆盖涡喷、涡扇、涡轴等多类轻型航空发动机的国军标试验能力,设计技术指标达到国际一流、国内领先水平。作为轻型航空发动机的公共服务平台,该高空试车台在服务中发天信轻型航空发动机研发的同时,也将服务国内科研院所、高校、相关企业的轻型航空发动机研发试验,将为我国轻型航空动力系统的自主研发提供关键基础设施支撑,通过数字孪生、模拟仿真、智能车台等新技术的应用,大大提升轻型航空发动机的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

中发天信相信航空企业的创新创业无止境,面向智能时代的到来,公司将进一步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航空动力、智能保障装备以及大型无人机商业化运营中,通过加强技术预研、深化产学研协同、布局新兴市场等一系列举措,构建更加开放、融合的创新生态,为企业中长期发展注入新动能,为行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徐鹏表示,中发天信始终以“百年企业”为愿景,坚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发展理念。在他看来,中国航空工业的崛起,既需要“国家队”发挥主力作用,也离不开民营企业的协同创新。“正如满天繁星,各自闪耀,共同照亮新质生产力赛道。”他强调,航空发动机的研制没有捷径,必须依靠扎实的试验与持续迭代,“要双手沾油,在试车台上见真章”。未来,企业将继续坚持技术为本、应用驱动,为中国低空经济发展和航空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作者:刘德炳

编辑:王棕宝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