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让优质面料触达世界:创新成为长丝织造最鲜明的底色

©原创 作者: 孟凡君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5-07-09 10:06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7月7日至8日,2025年长丝织造行业产品创新大会在浙江省嘉兴市王江泾镇召开。大会闭幕式一场时装秀,展示了原料创新发展为行业产品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让面料“锦”上添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端小平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他说:“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变革,而产品创新正是科技创新的最终落脚点。”

面料是纺织产业链承上启下的核心环节,其创新水平直接关系到产业的价值提升与竞争力水平,决定了服用、家用和产业用等终端产品的竞争力。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纺织工程系教授眭建华认为,我国多姿多彩的化纤长丝面料花色品种最丰富,组合搭配丰富多样、应用极其广泛,但生产技术有难度,比如长丝纤维组成丝线表面性状、纤维无限延伸沿丝线轴向整体性等。

我国长丝织造行业践行“科技、时尚、绿色、健康”产业新定位,让创新成为行业最鲜明的底色。端小平要求,纺织工业必须主动融入国家战略,以纺织产品创新为抓手,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中国长丝织造协会会长王加毅强调,我国长丝织造行业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开启产品创新的新篇章。“要围绕市场需求,研发新产品。要尊重产品应用,研发新产品。要紧跟社会发展要求,研发新产品。但是,艺术设计下很难有标准,AI不是万能。”眭建华表示。

我国长丝织造行业实现平稳开局

当前,全球纺织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绿色化、数字化、高端化成为发展趋势,我国纺织产业持续深化转型升级,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王加毅介绍,2025年以来,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内在需求变化快速调整,我国宏观政策持续发力,有效促进了需求扩大、生产增长、预期改善和活力释放,为长丝织造行业平稳运行提供了坚实支撑。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5月我国化纤织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2%,增速高于大纺织5.8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2%,情况略好于大纺织(高2.3个百分点)。“我国长丝织造行业实现平稳开局,除了得益于各项政策支持外,更归功于行业本身所具备的强大发展韧性。特别是企业始终坚定不移地推进产品创新,不断通过推出新产品、优质产品来拓展市场、引领消费,最终带领行业不断打破困境、实现破局发展。”王加毅表示。

眭建华分析,一个新产品的良好成长从无到有、越来越多、越来越好,要秉持科学研究态度,开展化纤长丝面料技术研发。类型一、增质研发:人有我优。对于大路、传统经典面料,在保持原品种特色基础上,实现面料品质的全面提升、或者功能性能的升级换代。类型二、增量研发:人少我多。对客户来样或市场行销面料,在花色品种上作进一步丰富的产品开发。类型三、全新研发:人无我有。根据市场需求、社会进步、科技发展,预测→开发→引领,研发具有一定颠覆性的全新形貌、功能或应用的产品。以科学研究的态度,不断创建新课题,解决新问题。他特别强调,新产品研发不要急功近利,做“概念”文章,开发伪产品。

眭建华认为,面料花色品种开发要有多向思维法:一是延伸思维。在保持来样基本质地、风格,或者在原上机工艺技术基础上,从花纹图案、材料应用、结构纹理、色彩搭配等方面,追加尝试系列产品开发。二是拓展思维。针对来样或市场产品常规特征,结合梭织面料(如经纬向、正反面等)自身及产品应用特点,从多维角度思考而尝试新品开发。三是逆向思维。针对纺织品设计中已形成一些传统思路或常规方法,在“如果不这样做”或“如果反过来做”思路下尝试相反方向的设计开发。四是研究思维。对面料某种外观视觉效应特色、风格肌理特色以及应用性能特色形成机理及其因素影响等进行深入研究后,加以进一步系列开发。五是借鉴引用思维。就是将自然景物、人文产物、新技术等的直接或间接借鉴与引用到面料设计中。

我国长丝织造行业产品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

创新是各个行业推动发展的关键,纺织也不例外。王加毅表示,近几年,在新质生产力的强劲驱动下,我国长丝织造行业产品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产品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与升级。一是创新环境持续优化,多维度、全方位赋能产品研发。我国长丝织造行业新材料不断发展和应用,为产品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深加工纤维快速发展,为改善面料外观、手感和服用性能创造了无限可能。设备升级改造取得巨大进步,为保障产品品质、拓宽产品品种、提高产品创新效率奠定了坚实技术基础。后整理技术更加丰富成熟,为实现面料功能性创新提供了关键支撑。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加强,为上下游合作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产品创新意识的显著提升、创新研发人才的不断积累、产品标准支撑作用的持续强化以及产品创新体系的日益完善等,共同构建了优质产品创新环境,为行业产品创新的持续推进提供了强劲动力。

二是产品创新成果显著。我国长丝织造行业依托不断优化的创新环境,围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产品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多变的市场需求提供了全面保障。在需求提升、应用领域拓展以及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行业产品创新优势得到进一步释放,产品呈现出丰富多元的特点,成为满足市场、美化生活、保障安全的重要支撑。高品质产品有效引领了消费升级,成为扩内需、促消费的重要力量。产品定位精准,深度赋能品牌建设,行业竞争优势进一步提升、发展潜力进一步释放。

三是产品和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首先,我国长丝织造行业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产品创新与差异化发展新产品、高附加值产品比重明显提升。其次我国化纤长丝织造产品在家纺及产业用领域应用比例不断提高,尤其是在新场景延伸和支撑上发挥重要作用,产品在服装、家纺、产业用领域的应用比例进一步优化。第三,我国长丝织造产业布局得到深度调整比如以江苏、浙江、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为产品研发和销售基地,以河南、安徽、湖北、江西等中西部地区为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的产业分工格局趋势更加明显。

实现“好产品”向“好商品”转化

经纬织就行业根基,创新赋能无限可能。端小平认为,纺织行业作为传统制造业的代表,必须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以科技、时尚、绿色、健康为发展方向,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品向高品质、高附加值跃升。一是强化科技引领,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的资源优势,加快功能性纤维、智能纺织品、生物基材料等研发,聚焦数字设计、3D织造、膜整理等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以技术迭代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面料设计从传统工艺向科技创新、绿色环保等方向跨越。

二是践行绿色理念,推动可持续发展。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在产品创新及开发时注重循环再利用、生物可降解和原液着色纤维以及低碳印染等环保技术的应用推广,构建从原料到成品的绿色产业链,让创新与生态和谐共生。三是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入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建设一支稳定有力的长丝面料设计人才队伍,对提升产业产品开发水平、完善产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王加毅表示,我国长丝织造因创新而生机勃发,新起点上当以坚定决心、开放姿态、务实行动,将创新深植各环节,织就纺织发展新篇章。一是把握产品创新方向。二是开拓产品创新思路。三是继续推进品牌建设。未来,随着参与企业持续扩容,品牌发展前景广阔,建议企业以“专精特新”战略深化品牌培育,可有效提升品牌辨识度与市场影响力。

事实上,当前市场对产品开发提出快速、高质、精准等更高要求,企业亟须突破传统封闭、短视的创新模式,积极探寻新思路、新方法,优化配置行业创新资源。江苏佩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叶国浩表示,确定性是行业所需要的,比如确定的颜色、确定的配方、确定的设备、确定的工艺、确定的产业链等,江苏佩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探路者”姿态持续突破技术边界,为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注入佩浦动能。苏州织荟优品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任松认为,创新驱动在纺织品推广中起到关键作用,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满足消费者日益变化的需求。苏州织荟优品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以创新推广打通面料到客户之间最后一公里,实现“好产品”向“好商品”转化,让优质面料触达世界。


作者:孟凡君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