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司法行政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原创 作者: 孟凡君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5-07-09 07:54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我国广大司法行政工作者坚持法治为民,认真履行化解矛盾纠纷、普法宣传、法律服务等职责,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作出积极贡献。7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我国司法行政领域代表围绕“践行为民宗旨建设法治中国”,讲述他们通过仲裁工作中的探索实践,让社会公众感受到新征程上广大司法行政工作者心系人民群众,用心用情用法化解每一次矛盾纠纷,解决每一次劳动争议,处置每一个案件,让公平正义深入人心,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力量。北京市司法局行政复议一处一级主任科员蔡小凤告诉记者,她通过变更不合理处罚数额、制作调解书责令行政机关缩短涉企行政处罚公示期等方式,直接纠正不当行政行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同时,指导相关部门制定案件登记识别规则,完善合并查处制度,减少对企业的重复检查,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离不开公正高效、国际通行的纠纷解决制度。广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张毅感受到,强大祖国是企业“走出去”最可靠的保障,也是对中华儿女切身利益最有力的保证。他曾经办理过一个企业向外国出口产品的案件,该案件交易是在外国,企业到广州仲裁委员会立案的时候,提出在境外存在取证困难的问题。广州仲裁委员会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当即与该国有协助关系的某国际商事仲裁院进行了解、请求协助,进而使得企业依法在该国完成取证。“在审理阶段,广州仲裁委员会又应企业要求,通过在线调解系统对双方进行调解,双方进行多轮谈判后,终于得出了继续履行合同的和解方案,真正做到案结事了,像这样协助出海企业化解纠纷,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案件还有很多。”张毅说。

张毅表示,仲裁服务的领域十分广泛,经济合同纠纷大到跨国企业之间几十亿标的的商事争议,小到小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之间几千元的小额争议,都可能被提交仲裁。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就产生法律效力,所以张毅始终对仲裁质量和公信力心怀敬畏,丝毫不敢懈怠。对于仲裁委员会而言,仲裁除了为企业服务,也要为人民群众服务,并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更公平公正地维护国际经济秩序,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张毅认为,当事人之所以选择仲裁解决商事争议,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因为它快。纠纷得到快速解决,一方面能节省当事人时间成本,另一方面也能使被占用的资金资源得到释放,提高经济运行效益。张毅参与研发的广州仲裁委“云小仲”“仲小雯”等AI智能工具,已经可以实现在线远程立案等场景智能化应用,实现了对仲裁全流程有效管理,大大节约了当事人、仲裁员和仲裁秘书的时间。经过计算,平均每个案件的处理时间减少了约30%,使得整个仲裁程序更高效、证据更可靠、监督更有效。

目前,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已经广泛用在仲裁领域之中,并且已经深刻改变了仲裁服务方式。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推动仲裁法修改,在前不久公布的修订草案中明确了线上仲裁与线下仲裁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这就为使用在线仲裁技术解决进出口贸易、跨境电商、国际物流等领域的纠纷,提供了发展的指引,不同国家、地区的当事人可以足不出户就完成仲裁的立案、开庭和送达等程序。

张毅知道,人工智能只能作为仲裁程序中的一个辅助工具,绝不能替代仲裁员裁决者的地位。同时,在这一应用过程中还要不断地更新完善仲裁程序规则,强化数据信息安全保障,以保护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和隐私,让人民群众能够安心地享用现代科学技术所带来的便利。张毅始终秉持仲裁为民的服务理念,全力协助企业化解跨境纠纷,同时运用自己的专业水平,全力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最坚实的法治保障。他期待与各位分享仲裁工作,特别是仲裁在服务企业、群众,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的实践探索。


作者:孟凡君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