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至25立方米

©原创 作者: 孟凡君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5-07-04 20:13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江河哺育生命、支撑发展、承载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水资源利用方式实现深层次变革,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全社会节水观念、意识、措施明显转变。7月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6月1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江河保护治理的重要指导性文件。要深刻理解把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内涵,合理安排水资源分配利用、产业布局等。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部署,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坚持重在保护。“强化流域水工程统一联合调度,依托数字孪生水利体系滚动开展洪水演进数字推演,迭代优化调度方案,系统、科学、安全、精准调度流域防洪工程体系。”陈敏说。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明显,我国是变化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需要牢牢把握应对极端天气挑战的主动权,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安全运行。但是,我国部分地区仍然存在着经济社会用水超过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导致河道断流、湿地萎缩、地下水超采等生态问题。陈敏认为,我国基本水情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水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需要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以流域为单元,统筹推进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治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做强国内大循环,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强河湖水域空间保护、生态流量水量保障,修复保护河湖生态,维护河湖健康生命。

水利部总规划师吴文庆介绍,我国是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节水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出路。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坚持节水优先,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综合采取法律、行政、技术、经济、工程等措施,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方面,水利部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健全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政策制度体系,科学配置江河流域水资源,增强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发挥水资源综合利用功能。健全江河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加强要素保障和政策支持。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司长张祥伟表示,水利部锚定“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目标,推进各层级水网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安全韧性现代水网,优化水资源配置,提升水资源调配能力和供水保障能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负责人关锡璠认为,重大水利工程是江河保护治理的重要基础设施,对提升防洪减灾和供水灌溉能力,修复治理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将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机制跟着资金走,加大对重大水利工程的支持和改革力度,推动工程高站位谋划、高质量建设和高水平运行。

在项目谋划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印发了水利领域“两重”建设实施方案,自上而下谋划好相关重点建设项目。在资金支持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修订了水利领域中央投资支持政策,明确了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中央预算内投资的各自支持领域。在制度建设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统筹“硬投资”和“软建设”,深入推进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一是整装推进,要求各项目整体谋划、整合内容、整装建设、整周期维护,确保建成一个、交付一个、上图入库一个、运维考核一个。二是统筹衔接,做好防洪工程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衔接,灌区工程与高标准农田建设衔接,骨干工程与配套工程衔接,促进发挥综合效益。三是投融资改革,公平开放水利基础设施市场,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具备供水、发电等经营性收益的项目。

水资源既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关锡璠表示,《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提出的江河保护治理格局,就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好江河开发利用和保护治理的关系,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一是兴利除弊,科学开发利用江河水资源。二是保护优先,持续改善江河水生态环境。三是人水和谐,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深化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规律性认识,对江河做到取之有时,用之有度,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强化用水效率管理,全方位提升节水水平,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强化入河湖排污总量控制,落实污染物达标排放要求。”关锡璠说。

据介绍,2024年,我国工业用水占全部用水量的约16%,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2014年的58立方米降至25立方米,规模以上的火电、钢铁、石化、造纸、纺织五大高耗水工业行业节水水平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再生水、集蓄雨水、海水淡化水、矿井水等非常规水利用量由2014年的60.7亿立方米上升到2024年超过230亿立方米,再生水成为北京、天津、西安、大连、青岛等城市稳定可靠的第二水源,用于工业生产、城市杂用、生态环境等领域。

吴文庆强调,下一步,水利部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全面构建节水制度政策体系。具体来讲,在农业节水增效方面,建立健全科学灌溉制度、用水计量监测、农业水价政策、节水市场制度、节水技术及服务等5项制度体系;工业节水减排方面,建立健全定额管理、精准计量、循环利用、用水权交易、节水产业发展等5项制度体系;城镇节水降损方面,建立健全水预算管理、水价水资源税管理、合同节水管理、再生水利用管理、节水型社会管理等5项制度体系,以制度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协同性,推进节水事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孟凡君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