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近年来,我国外贸实现规模增长、质量提升,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国门一线海关队伍的坚守。海关队伍忠实履行守国门、促发展的职责使命,弘扬海关队伍的优良作风,不断提高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筑牢国门安全屏障,促进企业通关便利,以更优监管、更高安全、更大便利、更严打私的实际成效,助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
内外联动通四海,货畅其流惠八方。7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海关系统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分享对外贸易蓬勃发展的生机与活力以及坚守国门的艰辛与不易,也让社会公众认识到,海关作为国门第一线兼具监管和服务发展的“双重”职能。
叶玮:海关让数据先跑起来
贸易强国离不开世界一流强港,繁忙的货船和航线展现的是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风采。宁波海关所属北仑海关办公室副主任叶玮五年间亲眼见证了宁波舟山港朝着世界一流强港的目标不断迈进,也亲身参与了为助力港口发展所做的努力,他很荣幸能够作为这片繁荣背后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成为世界一流强港故事里的一枚注脚。他说:北仑海关通过推行智慧物流系统实现了集装箱和大宗散货泊位的集群化管理,助力港口连续16年保持货物吞吐量世界第一。
宁波舟山港有超过300条海运航线,100条海铁联运线路,海域里每天在线9000多艘大大小小的船舶。而北仑海关地处宁波舟山港核心区域,承担着港口货运监管、通关服务等重要职责,是服务港口发展的最前线。叶玮到北仑海关报到的第一天,就被带到了宁波舟山港码头学习,眼前的场景让他震撼:巨大的集装箱吊臂起起落落,装着“一带一路”字样货柜的卡车来来往往,一副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叶玮说,浙江省内中小微企业多、集拼出口需求旺盛,当看到企业在为拼箱查验“找货难、返装难”发愁时,北仑海关在2023年全国首创了出口拼箱货物“先查验后装运”监管模式。记得首票业务落地那天,看着工人们从拼箱仓库里将查验完毕的货物直接装进集装箱,一家宁波企业的老板娘激动地说:“现在省下的不只是时间,是抢回来的市场。”这句话让他明白了“通关时效”的分量,那是中小微企业的命脉,也是连接世界的齿轮。
2024年,宁波海关共监管出口拼箱货物10.7万箱,居全国首位,背后是数千家企业在全球贸易浪潮中站稳了脚跟。
叶玮表示,海关视角里的宁波舟山港密密麻麻的小点,就是海域里的船舶。为了让货物能够更快通关,北仑海关推行了一系列便捷措施,比如“提前申报”,让数据先跑起来,货物一靠岸就能查验放行;比如“两步申报”,企业先报核心信息就能提柜,剩下的细节后续补全。一位集卡司机就很高兴地跟我说:“多亏了这个‘两步申报’,让我少等了三个小时。”
五年前进境散装粮食查验全靠海关关员攀着陡峭的船壁下舱,在几十米高的粮堆中踩出取样通道,3万吨大麦取样,就需要2名海关关员消耗2个小时。叶玮告诉记者,北仑海关将机器人等技术运用到了粮食查验等工作中,数据显示,机器人取样效率较人工提升了75%,样品代表性增强了50%。从“汗流浃背扒麦粒”到“指尖轻点采全球”,粮食取样机器人不仅让北仑海关告别了高危作业,更让科技精准筑牢了国门生物安全防线。
随着宁波口岸首台粮食取样机器人在北仑口岸投用,彻底改写了检验检疫作业模式。过去人工拼体力,现在机器扛大旗,北仑海关通过智能平板远程操控机器人,机械臂按预设点位精准插入粮堆,摄像头同步传输实时画面,智能识别系统自动标注检疫风险点,取样管随流搅拌确保样品均匀,仅用半小时就完成了3.68万吨进口大麦的取样工作。
宁波民营企业很多,比如宁波北仑的灵峰工业社区里就有生产压铸模具和汽配产品为主的88家企业,包含规模以上企业7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高新技术企业40家。北仑海关充分发挥“亲清直通车·企需关应”助企发展工作机制作用,帮助企业建立了问题收集、处置、反馈的闭环,帮企业找出路,变“坐堂问诊”为“上门把脉”。同时,北仑海关主动走访摸排辖区内4200多家海关备案企业,建立了北仑区进出口贸易监测体系,高效掌握1300多家中小微企业的进出口情况,配合开展“关长送政策上门”、助企专员上门辅导等方式,实现了“一企一档”动态管理,“一企一策”精准帮扶。
仲安琪:海关监管能抢一秒是一秒
拱北海关所属港珠澳大桥海关监管三科副科长仲安琪所工作的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是粤港澳三地互通、客货兼重的陆路口岸,目前平均每天有约8万人次旅客、1.9万辆次客货车、6亿元货物从这里进出,港珠澳大桥已日益成长为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大动脉。在中外记者见面会现场,仲安琪带了1票跨境电商载货清单是7月第一票经大桥口岸出口的跨境电商货物,一共是2万件货物,价值100多万元。近几年,拱北海关所属港珠澳大桥海关持续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推动跨境电商出口多种模式落地大桥口岸,像跨境电商包裹发往世界各地的每天有近100万个。2025年前5个月,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出口的货物就超过了354亿元,同比增长82.5%。
仲安琪介绍,社会公众关注的“澳车北上”“港车北上”政策相继实施以来,已经有超过600万辆次的港澳单牌车经大桥口岸北上,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正加速形成,而大桥口岸作为“澳车北上”和“港车北上”的唯一通关口岸,见证了政策带来的显著变化。澳车北上”“港车北上”政策实施以来,口岸通关车流量不断刷新纪录,2025年“五一”假期,高峰时段每小时通关车流量超过了1800辆次,单日通关车流量高达2.8万辆次,创下新高。同时,给海关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抢一秒是一秒,全力压缩通关时间。比如,对全国首个客货车“一站式”系统全面优化,推进海关风险闸云卡口改造、优化司机卡验核等微改造,积极配合地方政府推动“小客车通关效率提升”项目,目前对于没有异常、无需检查的车辆,海关的验放时间只需要不超过10秒。
随着“澳车北上”“港车北上”的通关车流量越来越大,拱北海关所属港珠澳大桥海关深化运用全国海关首个客车智能审图系统,可以在3-5秒内完成对图像的判断,辅助海关关员快速决策。拱北海关所属港珠澳大桥海关通过电脑辅助人脑大大提升了对车辆检查的效率和精准度,拱北海关所属港珠澳大桥海关借助这一系统在客车车道查获了多起车体改装、夹藏的走私案件。
仲安琪表示,近年来,饲养“异宠”成为了新兴潮流。自2022年以来,拱北海关所属港珠澳大桥海关已经成功截获了外来入侵物种1413批次,全国首例非法引进外来入侵物种案就是拱北海关所属港珠澳大桥海关查获的经典案例,即三年前的一个深夜对一辆小客车进行检查时,发现司机神情异常紧张,觉得有猫腻,于是对有可能藏匿物品的位置逐一检查,结果发现汽车天窗、遮阳板夹层、扶手箱暗格这些隐蔽位置,被精心铺设上了塑料防水膜,里面爬满了密密麻麻的红耳彩龟。
红耳彩龟是公认的“生态杀手”,一旦传进来将对生态环境、农业生产甚至人类健康都带来严重的威胁。最后,司机易某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0万元,1760只红耳彩龟予以没收。仲安琪说:这是我国刑法设立“非法引进、释放、丢弃外来入侵物种罪”以来的全国第一起判例。
拱北海关所属港珠澳大桥海关成功截获了这批“异宠”鼓舞了士气,同时也敲响了警钟。因此,拱北海关所属港珠澳大桥海关加速智慧海关建设,持续升级智能审图系统,积极探索构建多部门协同防控机制,借助智慧监管设备,为现场查验提供智能辅助。拱北海关所属港珠澳大桥海关积极加强与地方农业农村、公安、检察院、法院等部门的协作,确保在口岸现场一旦发现外来入侵物种,可以第一时间进行鉴定和处置工作,共同筑牢生物安全防线。
刘震东:不光要苦干还要会巧干
乌鲁木齐海关所属红其拉甫海关查检科副科长刘震东大学毕业后主动申请到红其拉甫海关工作。红其拉甫国门海拔5100米,是世界最高国门,同时也被称为“生命禁区”。有这么一句话,“天上无飞鸟,地下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氧气吸不饱”就是对这里最生动的写照。就在几天之前,他刚刚完成了在国门上的工作任务来到了北京,北京室外最高温度已经超过30度,而在红其拉甫国门白天最高温度只有6-7度,在晚上更是只有零下3-4度,温差有些大,再加上有些低原反应,他还在适应中。
2023年,红其拉甫海关全体关员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工作。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专门给红其拉甫海关全体关员亲切回信,肯定了新时代海关人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对海关服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出了殷切期望。对刘震东而言,总书记的重要回信是嘱托,更是激励,他将和同事们一起继续坚守岗位,履职尽责,当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国门卫士。
刘震东介绍,自2013年中巴经济走廊启动建设以来,红其拉甫逐渐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为现在中巴经济走廊上的“黄金枢纽”。令他印象最深刻的也是最直接的变化,就是2024年12月红其拉甫口岸正式实现了常年开关,从此为中巴两国的经贸往来提供了全年无休的便利。现在,哪怕是冬天在中国也能吃上来自瓜达尔港的海鲜,也能吃到来自巴基斯坦西部地区的松子,同时在巴基斯坦也能买到来自中国的商品。目前,红其拉甫海关同巴方海关一起推动红其拉甫—苏斯特口岸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建设,自此以后来自巴基斯坦的农副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也就更加方便了。
2024年,红其拉甫口岸首次进口巴基斯坦的樱桃,樱桃的储运条件要求很高,为了确保樱桃“抢鲜”投放到市场,红其拉甫海关提前成立了工作专班,开展了政策研究,对企业进行了政策宣讲,为企业提供了“一站式”海关服务。在樱桃入境以后,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从货物查验到取样送检的全部流程,为企业每车节约6小时以上的通关时间,成本节约了1500元左右。
刘震东认为,在条件艰苦的红其拉甫,光靠苦干是没有用的,不光要苦干还要会巧干。在物流监管领域,红其拉甫海关针对新疆口岸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使用可视化物流监管平台,调取货物清单和运输轨迹。同时,推出了“公路口岸+属地直通”模式改革,目前已经在乌鲁木齐关区的7个公路口岸和5个属地业务现场落地实施。在改革完成前,一辆货车在喀什装运到红其拉甫国门出境,需要大概3-5天的时间。在改革完成之后,只需要6-8个小时就能全部完成,大大缩短了通关时间,提高了通关效能。红其拉甫口岸以前一天最多能监管进出境运输工具200辆次,现在已经到了每天500辆。
黎文:海关人既要守国门也要搭桥梁
海口海关所属洋浦海关监管处处长黎文是一名扎根基层一线23年的海关人。近些年,多岗位历练让她深刻理解了入关时带教师傅的一句话,“海关人既要守国门也要搭桥梁”。黎文工作所在的洋浦经济开发区是我国首个享受保税区政策的国家级经开区,但如今这里已经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这里孵化了“零关税”三张清单、加工增值免关税等多项政策。2020年,洋浦保税港区先行先试“一线放开、二线管住”政策,面对新政与传统监管的衔接空白,她和同事们开启了攻坚模式,白天深入码头企业摸排要点,晚上钻研政策、推敲细节,监管方案就修改了8版。
黎文表示,先行先试对海关而言是与企业携手一步步闯出来的新路,如今洋浦港已经稳定运行60条内外贸航线,已经形成了“兼备内外贸、通达近远洋”的新格局。洋浦出入境船舶数量、货物量均居全省首位。仅2024年,洋浦海关查验车辆的行驶里程就足以绕行海南环岛旅游公路74圈,这长长的里程也见证了自贸港“样板间”的蓬勃成长。2025年对海南来说是特殊的一年,10个“二线口岸”已经全部通过国家验收,当前海口海关所属洋浦海关正在全力投入封关运作实战演练,通过反复测试优化,将政策要求融入流程,将风险防控嵌入细节,为确保封关运作平稳有序、万无一失、首战必胜贡献力量。
海口海关所属洋浦海关始终以微创新推动大便利,2025年春节前夕在对一家企业进行进口保税货物价格核查,发现企业的法人代表在国外,委托代理人也不在海南,没办法进行传统的面对面磋商。眼看要过年了,企业着急,海关也急,怎么办,海口海关所属洋浦海关决定创新运用“互联网+云审价”,打造“跨境磋商”新模式,即通过视频连线、在线文书协作、电子签名等方式,将磋商流程从7天压缩到1天,这不仅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也为企业节省了差旅、人力等制度型成本近万元。
黎文告诉记者,类似的“微创新”在洋浦海关还有很多,比如突出“机器助人、机器代人”,在码头运用大型集装箱机检设备、智能辅助查验机器人等,3-5分钟便可完成一集装箱的查验,大大节约了企业的等待时间。海南自贸港封关在即,海口海关所属洋浦海关围绕“二线口岸”通关便利化要求,积极探索将海关监管顺势嵌入出岛物流,以智慧监管、分类监管、信用监管,提升监管效能。目前,“零关税”交通工具及游艇、生产设备、离岛免税、加工增值、危化品等五个监管业务场景都已经上线运行,这些实践为将来全岛封关运作奠定坚实基础。
孙涛:书写“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故事
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际物流大通道越来越畅通便捷,国际贸易更加频繁。重庆海关技术中心植物检疫实验室负责人孙涛自2011年参加工作以来,就一直在重庆海关技术中心植物检疫实验室工作,主要负责对进出境植物及其产品开展有害生物检疫鉴定,以及利用重庆海关技术中心植物检疫实验室技术优势支持农产品出口。他介绍,重庆海关技术中心植物检疫实验室座落在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旁边,这里是中欧班列的始发地,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策源地,他非常有幸全程见证和参与了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诞生、成长和壮大。
孙涛分享了重庆海关技术中心植物检疫实验室支持农产品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实现出口的故事,即他手上拿着产自全世界柠檬三大优质产区之一——重庆潼南的新鲜柠檬。2025年4月,重庆海关技术中心植物检疫实验室支持潼南柠檬鲜果首次搭乘西部陆海新通道跨境公路班车实现了出口,仅用48个小时就跨越1300公里进入越南市场,实现了运输时间和成本的双压缩。如果透过重庆海关技术中心植物检疫实验室的窗户望出去,每天都能够看到一条条“钢铁驼队”在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往来穿梭,他非常庆幸自己能够扎根在这里,尽他最大的力量书写“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故事。
海关与世界的距离也越来越近,同时风险也在靠近。孙涛介绍,海关通过多种方式筑牢国门生物安全防线,以农产品进口为例,进口前海关会对它进行风险分析,了解来源国有害生物发生情况以及产品的加工工艺等,评估可能携带的有害生物种类以及是否可以通过实施有效的检疫处理确保安全。在入境口岸对货物本身、集装箱、运输工具等开展检疫查验和实验室检测。为了检出一份样品中可能夹杂的杂草种子,海关人员要坐在强光灯下用毛笔细细地刷,用眼睛仔细地看,经常一坐就是一天。
近些年来,重庆海关技术中心植物检疫实验室从进境的产品中检出了一些昆虫、杂草等有害生物,都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了检疫处理。重庆海关技术中心植物检疫和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的省、市、区建立了协作机制,每年都会在港口、码头、机场、铁路等口岸开展外来有害生物监测活动。为了做好监测工作,孙涛和同事们经常会沿着铁路沿线和集装箱堆场一走就是三四个小时。重庆夏天的气温能够达到四十度以上,地面温度更是高达五六十度,走出去不久就会汗流浃背。但是,孙涛和同事们也常常想,国门守住了,通道运行有了更安全的保障,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作为海关技术机构,一直以来重庆海关技术中心植物检疫实验室都紧跟科技发展前沿和口岸一线监管的实际需求开展科技创新攻关,为海关监管执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近几年,重庆海关技术中心植物检疫实验室专家团队在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的新疆、重庆、云南等地开展了牛结节性皮肤病疫病的监测工作,指导养殖户做好综合防控,帮助实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尽量减少因为疫病带来的经济损失。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