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 张安媛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食品饮料行业作为民生产业,正迎来从“量”到“质”的关键转型期。6月24日,由中国工业报社与上海博华国际展览公司共同举办的第六届全球食品饮料创新发展技术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成功举办。
论坛现场座无虚席
论坛以“舌尖上的智造革命——先进制造技术重塑食品饮料工业新生态”为主题,邀请到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围绕绿色安全生产、智能化包装、探索健康生产新赛道等核心议题,共话食品饮料行业新未来,助力“制造强国”与“健康中国”的战略落地。
中国工业报社党委副书记孙宁松代表中国工业报社向各位嘉宾和朋友们的光临表示热烈欢迎,并致以诚挚感谢。他表示,“作为工业领域的权威媒体,中国工业报社始终与行业同频共振。我们一直深度追踪报道食品饮料行业企业的智能工厂建设情况,向广大从业者传播推广成功案例经验;也持续关注着健康食品、营养品等新兴领域,实地调研报道装备企业是如何借助自动化生产线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的。我们深知,媒体不仅是行业发展的记录者,更是产业升级的推动者。此次论坛,报社希望充分发挥媒体平台优势,将优秀案例与前沿技术传播到行业每个角落;借助媒体的桥梁作用,推动食品企业与智能制造设备供应商深度对接,加速技术成果转化;同时,通过政策解读与行业对话,助力绿色、智能、健康的生产理念落地生根。”
中国工业报社党委副书记孙宁松
中国工业报社视频直播中心执行主任许莹
论坛由中国工业报社视频直播中心执行主任许莹主持。
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副所长刘峻
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副所长刘峻以《食品接触材料标准规范与检测技术发展研究》为演讲主题,结合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规范,从食品接触材料与产品范围、食品接触产品许可与合规、食品接触材料领域新检测技术、食品包装行业的挑战与资源四大方面进行了分享。刘峻表示:“企业对食品包装材料在新技术、新方法的探索和应用上,应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改进材料的性能、优化包装设计、加强检测技术等,严控从产品诞生到完成既定功能寿命周期内的质量可靠性,具体包括仓储、运输、货架、使用等全过程,从而保证新技术解决方案的系统性和综合性。”
英特诺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战略业务发展经理程强
英特诺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战略业务发展经理程强发表了《肉类加工输送的卫生升级密码》的主题演讲。程强表示:“肉类加工运输普遍面临着外源污染、微生物污染、运行成本、运行复杂度等诸多问题。这使得传统减速电机驱动运输设备在清洗和安全性等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肉类加工企业需要更加安全、更加便于清洁的电动传输设备。”英特诺传输设备使用的滚筒电机相较于传统齿轮减速电机在卫生设计、清洁时间、冷却风扇和运行温度上都具有更为强大的优势,节能效果可提升30-40%,一年可节省用电量21-33.75万度(年工作时长3000小时)。
大族激光智能装备集团华东区域销售总监徐长城
大族激光智能装备集团华东区域销售总监徐长城在《激光切割技术在食品包装行业的应用》的主题演讲中表示:“大族激光智能装备集团自主研发的激光自动化生产线的智能调度、柔性管理系统为为工业领域提供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集成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同时在食品饮料行业也拥有成熟的案例经验,我们与金龙鱼、雪花啤酒、伊利集团等食品饮料企业均有合作,能够助力用户打造大型智能化生产线,帮助用户提质增效,实现智能化作业。”
无锡盈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外渠道及生态总监罗文俊
在保证生产线智能高效的同时,食品运输的可追溯性也十分重要。“标准化编码技术,通过条码实现一物一码,便于管理和识别,扫码快速完成出入库登记,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通过扫码设备实时更新库存数据,确保库存信息准确,为食品饮料企业决策提供有力支持,降低库存成本。可帮助企业提升整体运营水平。”无锡盈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外渠道及生态总监罗文俊表示在《一'码'当先,AI助力食品饮料行业实现全流程追溯透明化》的主题演讲中说道。罗文俊表示,编码技术的可追溯性和实时更新功能在保障生鲜食品安全性方面也起到了巨大作用。
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刘丁
食品的安全运输不仅要依托技术,同时也要符合国家最新的标准规范要求。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刘丁结合包装行业新标准规范,并贴近用户实际需求进行了深度的政策解析。刘丁表示:“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28050《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等法规的修订更新对食品饮料企业在生产日期、配料表等标签内容都有了更为严谨的要求,企业应积极了解新规,及时焕新,为食品安全发展共同努力”。
山西新晋商酒庄集团汾杏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品牌部总经理贾俊丽
作为本次论坛中唯一一家受邀登台分享的白酒企业,山西新晋商酒庄集团汾杏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品牌部总经理贾俊丽,以一场深入浅出的演讲,带领现场观众走进汾杏的“智造时代”。她分享道:“在酿造环节,汾杏始终坚守传统工艺的根脉,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缸发酵’技艺,同时积极引入物联网与AI智能系统,推动酿造过程的智能化升级。在运营层面,我们坚持‘数智化+绿色化’双轮驱动战略,致力于将汾杏酒庄打造为中国白酒行业的智能制造样板与绿色发展标杆。”她的发言,不仅展示了汾杏对白酒未来发展的深度思考,也让在场嘉宾看到了传统酒企在科技时代的进阶可能。汾杏,正用一套属于自己的方式,定义“清香型白酒”的新表达。
浙江凯乐士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AMR事业部总经理蒋诗才
介于食品饮料对于安全、卫生、口感等多层面的要求,如何实现对酒类、生鲜等产品的智能运输和降本增效是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浙江凯乐士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AMR事业部总经理蒋诗才在《凯乐士VFR助力包装行业物流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主题演讲中表示:“凯乐士VFR智能解决方案,能够帮助用户实现极窄巷道的快速运输。实现厂内物流搬运自动化,同时通过设备与系统的综合规划,能够助力企业实现出入库无人化、装卸配送少人化及全流程的物流数字化,对于人力成本要求较高的食品饮料包装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西卡(中国)有限公司制造业事业部食品&饮料市场拓展经理刘瀚文
除却生产运输,生产的场地环境也是食品饮料企业不可忽略的一部分。西卡(中国)有限公司制造业事业部食品&饮料市场拓展经理刘瀚文发表了《瑞士精工助力食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演讲。“食品饮料行业对于厂房作业环境的要求较高,生产过程中经常会有一些油渍、水渍等混合物洒落,传统的地面装修很难满足作业要求。因此西卡一直以来,在屋面系统、防火漆、地坪系统等建筑及工业行业一直在努力践行ESG,以保证在实现价值链减碳的同时,帮助食品饮料行业企业增强绿色建材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论坛最后,许莹表示:“从生产端到消费端,智能化技术正在重塑全产业链:在绿色安全生产方面,我们看到越来越多食品企业引入智能传感器与AI算法,实时监测生产线温湿度、微生物指标,精准控制能耗,实现零污染、零浪费的绿色闭环;在智能化包装领域,可降解材料、智能保鲜包装和数字防伪技术的创新应用,不仅提升了产品安全性,更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环保的需求。食品饮料行业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更肩负着守护‘舌尖上的安全’与‘健康中国’的使命。中国工业报社愿与上海博华及在座各位携手,以媒体的专业视角洞察趋势,以平台的资源整合能力凝聚共识,共同为食品饮料行业的智能化、绿色化、健康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