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锐拓电子”袁波:以“中国精度”突破LED技术封锁

来源:大象新闻 发表时间:2025-07-02 11:27
分享到:

树立行业标杆,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充分展现腾飞的中国经济、崛起的民族品牌和向上的企业家精神。近日,“崛起的民族品牌”专题系列节目对话安徽锐拓电子有限公司(简称:锐拓)总经理袁波先生,探讨企业在LED封装领域实现国产替代的破局之路。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席卷全球的浪潮中,一颗直径仅几毫米的LED灯珠,正悄然改写产业格局。这颗曾长期被外资企业垄断的“工业明珠”,如今在安徽锐拓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袁波的带领下,突破技术封锁,以“中国精度”点亮民族品牌的未来。

技术突围:从“绝望”到“数据驱动”的范式跃迁

“当首次对标国际一线品牌时,技术差距曾让我陷入从内心涌出的绝望。”袁波的坦言,道出了中国LED产业多年的困境。LED灯珠看似微小,实则技术门槛极高——汽车前大灯若有一颗灯珠失效,可能引发整条电路故障,因此产品良率需达到百万分之一级别。这种“PPM级”的质量管控,曾是外资企业的护城河。

袁波的破局之道,始于对生产流程的“智能化重构”。锐拓投入两千万引入AI视觉检测系统,结合激光打标技术,为每颗灯珠赋予唯一“数字身份证”。这一创新不仅实现了全制程质量追溯,更将不良品拦截率提升至100%。“没有激光领域的突破,就没有每颗灯珠的二维码管理。”袁波的这句话,揭示了中国科技基础设施升级对制造业的赋能。

这场静默的质量革命,推动中国LED封装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跃迁。当外资企业仍依赖抽检逻辑时,锐拓已实现“全检逻辑”,用AI算法替代人工判断,将质量管控精度提升至微米级。这种技术代差,让锐拓产品成功进入多家知名车企供应链,跻身国内高端LED领域前列。

国产替代:八年坚守,实现跨越

锐拓的突围之路,并非坦途。2015-2017年,当高端市场开拓受阻,销售团队几近瓦解时,袁波选择了“向死而生”的坚守。他重构战略,聚焦人才梯队,用八年时间实现了年营收巨大的跨越。这一发展背后,是中国制造从“规模扩张”到“价值创造”的转型缩影。

袁波将成功归因于“长期主义+科技红利”的双重驱动。他深知,在硬科技赛道,没有捷径可走。当行业陷入价格战时,锐拓选择深耕技术,用专利壁垒替代成本竞争。如今,企业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电视背光、手机闪光灯、汽车照明等领域,成为国内外技术领先的汽车前装方案提供商。

行业变革:LED灯珠市场的“光”与“影”

LED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其中,车用LED市场增速尤为显著,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升级,对高可靠性、定制化光源的需求激增。然而,行业壁垒依然高筑——技术层面,LED封装涉及芯片设计、材料科学、精密制造等多学科交叉,外资巨头长期占据专利优势;市场层面,国际品牌通过标准制定和渠道垄断,维持高端市场话语权。

袁波的判断充满前瞻性:“国产LED将在三年内迎来替代潮。”这一底气源于对技术迭代速度的把握——当质量管控从“抽检逻辑”进化为“全检逻辑”,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将转化为品质优势。锐拓的实践证明,在AIoT时代,智能化装备普及正在重塑全球LED产业格局。

未来展望:以“光”为媒,智联万物

对于未来,袁波有着清晰蓝图:一是深化智能LED研发,切入物联网、健康照明等新兴赛道;二是推动产业链协同,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突破前沿技术;三是加速全球化布局,以东南亚市场为跳板,提升“中国光”的国际影响力。

“LED行业没有终局,只有不断突破的技术边界。”袁波相信,随着5G、AIoT技术的融合,LED将从单一光源进化为智能交互终端。而在这场变革中,中国企业将扮演关键角色。

以“中国精度”点亮世界。从打破外资垄断到定义行业新标准,袁波与锐拓的故事,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缩影。他们用二十年时间证明:只要坚持创新,中国“芯”光终将照亮世界。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