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电焊作业安全生产数字赋能和全链条监管,山西省临汾经济开发区作为全市试点,5月下旬开始在辖区推进焊机“一机一码”和“加芯赋码”技术改造工作,截至6月26日,已对105台焊机完成“加芯赋码”改造。
电焊作业因其高温、火花飞溅等特性,极易引燃周边可燃易燃物,是火灾、爆炸事故的高发源头。然而,传统监管模式无法有效监管电气焊作业中存在的无证上岗、人机分离、地点流动、过程失控等乱象。如何才能从“被动救火”转向“主动预防”?临汾经济开发区将目光投向科技,引入“加芯赋码”技术和“晋智焊”智能管控系统,对“无证作业、违规作业、人机失管”三大顽疾进行有效监管,推动安全管理模式向“以码管机、以机管人、以智管焊”的深度转变。经过“加芯赋码”改造的焊机,就像装了一把电子智能安全锁,工人操作前须用手机微信小程序“晋智焊”,对准焊机上的二维码进行扫码验证。平台通过电子工牌核实身份信息、特种作业证、动火作业有效期等信息,焊机才解除锁定进入开机状态。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临汾经济开发区各部门通力合作,组织工作人员进工地、进企业、进作坊,开展多轮“拉网式”排查,对所有涉焊企业、个体户的焊机数量、型号、状态及焊工持证情况逐一登记建档,做到“一户一档”,摸清底数。在焊机改造中,采取“点对点”服务模式,严格执行技术标准,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的影响。同时,坚持宣传引导与便民利民并举,邀请专家现场演练如何使用加芯后的焊机,并积极协调培训机构,降低焊工证培训费、复训费,切实减轻企业和工人负担。
随着“加芯赋码”工作的稳步推进,其带来的智慧安全成效已初步显现。通过物联网芯片与“晋智焊”平台及微信小程序的深度联动,“扫码开机、人证合一”机制从源头切断无证操作隐患。监管部门实现对焊机位置、开关机状态、作业时长、操作者身份验证及周边环境等核心数据的实时掌控,让安全监管有迹可循、有据可依。平台对作业全流程进行电子留痕,对于非授权开机、违规动火、超时作业等行为自动触发预警,由执法人员快速定位核查,让监管效率与精准度显著跃升。
临汾经济开发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紧盯剩余设备安装赋码进度,深化平台数据应用,强化风险分析预警能力,完善配套管理制度,确保智慧安防利器发挥出最大效能,为全区营造更加稳定、可靠、持续向好的安全生产环境提供坚实科技支撑。(程海华)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