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泰隆集团通过科技创新、人才培育、数字化转型及绿色发展等举措,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推动“新质”要素的积累,增强了企业发展新动能,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巩固了行业领先地位。
作为传统制造企业,泰隆集团是从当初19个人的作坊式企业发展而来的,老员工原始学历层次都比较低。多年来,泰隆集团立足于企业长远发展,致力将打造一流的队伍作为打造新质生产力的首要之举。集团多措并举,加快人才引进和培训工作。以赠送股权、高薪资、按照创造价值提层、子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家属安排优惠工作等条件,招聘高端技术工艺人才;以利益共享、互惠互利与高等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借船出海;以赠送市区住房、量身定制设立职业晋升通道等条件,招聘本科对口专业毕业生;建立车间科室、部门、公司三级培训体系,组织工程师自编培训教材,以“个十百千工程”为主线,即每个车间培养一个标兵工人,十个金蓝领工人,每个生产区培养一百名专机技术能手,全司培养一千名十年以上工龄的骨干工人队伍,开展岗前、在岗、转岗培训教育。现在,公司已经建立了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仅2024年就招聘20多名专家级人才,公司现有260多人的研发团队、近千名中高级技能工人、3个省级技能大师,12名省市国家级劳模和省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厚实的技能基础。
加大科技创新驱动力度。通过与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大学等25所高校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研发了金刚线母线拉丝机、核电齿轮箱等高端产品。其中,公司自主开发的核电循环水泵驱动变速装置填补了国内空白,工业机器人关节用精密减速器打破了国际巨头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完全替代同类进口产品,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目前,公司高新产品占了全部销售总额的48%以上。近三年,公司获得国家专利342件(含发明专利58件),主持/参与制定行业及国家/国际标准17项,承担国家、省部级项目课题4项,主业产品减速机多次荣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集团获得了江苏省省长质量奖提名奖。
加快应用数智技术转型。面对人力成本不断上升、劳动密集型企业招工难的现实状况,泰隆集团坚定不移开启了企业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建设之路。投入4000多万元建立3座自动化立体库,使用手持PDA、电子看板等设备进行现场管理,实现与ERP的数据集成,领料制改为配送制。库存数据准确率超过99%,实现账物实时同步,满足生产车间齐套领料要求,仓库保管员减少50%。在RV生产区投入3000多万元,采购16台大偎机床和6台机器人,形成6套行星架、摆线轮自动化生产线。从之前的一人一台机床变为一人看16台机床。减速机已建成50余条的“一人多机”小单元生产柔性化生产线。在减电生产区金工车间利用MES系统进行管理,与ERP系统协同下发生产计划,实时监控车间的生产执行情况,包括产能、质量、完工率。现场采用工位机实现任务的获取、报工、看图、NC程序的下发和管理等,采用PAD实现移动质检。
如今,公司实施智能化改造升级、两化融合一体化管控,形成了“研发设计协同、数字化生产管控、生产物料保障和设备管控”四大能力单元。集团减速机公司被认定为江苏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和创新型领军企业。在充分缓解操作工不足的同时,大幅度提升了工作效率。在公司员工总人数不变的情况下,月产能提升18%。
同时,加快绿色发展,以“含绿量”提升产业“含金量”。
通过设备升级如燃气加热多用炉、储能站、光伏发电等项目,降低能耗。2024年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
面向未来的发展,泰隆集团总经理殷爱国强调:“将持续依靠科技、依靠创新,不断打造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始终以此作为我们抢占发展制高点,形成竞争新优势的‘先手棋’。”
(蔡建永 韩之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