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平
在公司成立四十周年之际,我怀着无比激动和感恩的心情,回首与公司这些年共同走过的历程。时光荏苒,四十年对公司来说,是一段从初创到辉煌的峥嵘岁月;对我来说,是回忆青春、总结成长、寻找初心的好地方,更是一段成长、奋斗、收获的美好时光。
流年似水,岁月如歌,掐指一算我已来到公司三十三年,我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留在公司,公司也成就了我平凡而不平庸的职业人生,我由衷地感到骄傲和自豪。九十年代初高考落榜的我,来到了头灶,走进了当时的邮电部第三研究所东台通信器材厂(江苏东强股份有限公司前身)。初来乍到,其实当时也只想把此地作为一个跳板,因为当时的电缆厂口碑不是很好,社会上流行一句“电缆厂牌子昂,造的电缆晒衣裳,党员干部职工没事晒太阳”,当时高中刚毕业的我肯定不想在这样的地方虚度时光,初出茅庐年轻人都想出去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我又何尝不是呢?可命运的年轮就是这样安排的,让我在同一个地方一干就是三十三年,从入职场到退休,再到如今的返聘。回首往事,点点滴滴仿佛就在昨天。
在四十年的风雨兼程中,我亲眼见证了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乡办小厂到如今的国企,这份参与感是我一生最珍贵的财富。我们见证了公司壮大,公司也见证了我们成长。刚进公司,我当过操作工、干过服务员。学一门技术是当时的梦想,每当看到老会计们在珠算盘上五指如飞,很是羡慕,便蒙生了学习会计的念头。从学珠算开始,并参加了镇珠算比赛,且获得了名次,更增加了我学习会计的信心,后来就报考了财务大专函授班,从此便与会计结下不解之缘。
会计是一项繁琐的工作,整天都要面对那枯燥无味账目和数字,思想上也曾徘徊过,但王书记一直教导我们,“干一件事要树一块成功的丰碑,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这句话成就了我多年来对工作的“热爱、责任、择一事终一生”的精神。回首过去,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却经历了许多的考验和磨砺,有对过往的思考和感悟。三十多年见证了会计工作日新月异的变化,从算盘到计算器到电脑,从纸质账薄到ERP系统,每一份凭证、每一次审计,每一个数字背后都倾注着责任和专注。九十年代会计是手工记帐,没有电脑更没有财务软件,月底因为科目试算不平衡,投入数字海洋搞得头昏脑胀是家常便饭的事。进入新世纪后,各种财务软件陆续推出,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但用好软件的背后更需要财务人员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勤于实践方可熟能生巧,善于总结才能温故知新。多年的财务工作经验告诉我,会计的职业道德和做人的基本准则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离开做人准则谈会计职业道德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离开会计职业道德具体规范和要求谈会计工作,则缺乏专业保障和方向指引,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我们只有时刻不忘做人的本心和职业的初心,才能无愧于心的选择。
站在四十年的里程碑前,唯有深深的感恩。感恩公司这个大家庭,赋于我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感恩公司领导的培养和信任,将公司财务重任交付于我,感恩同事们的并肩作战,给予的帮助和包容。人生如长跑,行稳方能致远,公司四十年的发展,离不开王书记的英明决策和经营层的正确领导,也离不开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经常有人会问我,是什么力量能让你在一家企业连续工作三十多年,那当然是来自于企业文化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来自于东强这支队伍的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这样的精神无时不在感动人、无处不在感召人。
我已与公司风雨同舟33载,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段刻骨铭心的人生旅程,根植于此、成长于此。现虽到退休年龄,但我将会继续加强学习,不忘初心,做到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以更好的状态、更认真的态度,努力拼博,继续前行,不断见证东强的更加辉煌。未来无论角色如何变化,我的心使终与公司同在,永远牢记我是东强人,东强永远在我心中,时刻不忘“司兴我荣、司衰我耻”。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