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锋力量解码中国高铁从“跟跑”到“领跑”的成功密码

©原创 作者: 曹雅丽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5-06-19 16:51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高铁已经成为亮丽的中国名片。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无数铁路人为之奋斗,使中国高铁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巨大飞跃。

6月19日,国新办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邀请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济南机务段动车组司机孔祥配,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冯江华,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北站“迎春花”服务队队长李元,中国铁建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平庆铁路项目部职工马小利,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海外事业部总工程师夏健五位中国高铁领域从业者代表围绕“新征程上的高铁先锋力量”与大家进行交流。

谈及中国高铁的成功密码,孔祥配认为,中国高铁成功的密码,就存在中国高铁的名字“复兴号”中,铁路梦、强国梦、复兴梦,源自“人民铁路为人民”宗旨的传承和发扬,源自中国综合国力的飞跃,把许多“不可能”变为“可能”。

“中国高铁的变化,体现在速度更快、设备更加先进,但始终不变的是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使命,我觉得这就是中国高铁的成功密码。”李元认为。

作为一名铁路建设者,马小利认为,中国高铁成功的密码是科技创新和工匠精神。

冯江华认为,中国高铁成功的秘诀主要是“三个坚持”。首先,坚持建设交通强国的目标不动摇。二是坚持自主创新的信念不动摇。以高铁牵引动力和网络控制等关键核心技术为例,我们始终立足国情,面向高铁发展的大需求,打造自主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做到不依赖于人、不受制于人。三是坚持协同创新机制不动摇。一列高铁,有4万多个零部件,我们发挥联合团队的作用,汇聚产学研用上下游两千多家单位、两万多名工程技术人员联合攻关,使“复兴号”奔驰在中国广袤大地上。

从一名铁路设计者的角度出发,夏健认为,中国高铁的成功密码,在于搭建了兼具创新力、适应力和系统集成的技术标准体系。从茫茫雪原的哈大高铁到热带风情的海南环岛高铁,从大漠风沙的兰新高铁到江南水乡的合福高铁,中国高铁技术标准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的气候环境和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依托国家战略的支撑和全产业链的协同突破,中国高铁实现了从“引进”到“引领”的跨越。

“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将高铁的规划建设和国家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形成了设计、施工、装备和运维的完整产业链优势,这些都是中国高铁的成功密码。”夏健补充说。


作者:曹雅丽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