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从提供服务向构建创新创业生态转变 工信部出台科技型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

©原创 作者: 孟凡君 发表时间:2025-06-17 12:00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孵化器向前贯通创新链、向后链接产业链,横向融合资金链和人才链,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重要载体,能够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和产业化,做优企业增量,促进高质量就业,有效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促进科技型企业孵化器高质量发展,强化高水平科技服务,提升孵化服务效能,助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印发《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型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简称《管理办法》),自2025年7月10日起施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相关负责人认为,《管理办法》契合当前发展实际进行了系统性重构,旨在推动孵化器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从提供服务向构建创新创业生态转变。自《管理办法》印发之日起至2027年12月31日止为政策衔接过渡期,过渡期内相关机构原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资格继续保留,同时可按《管理办法》申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型企业孵化器”;过渡期结束后未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型企业孵化器”资格的原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不再保留相应资格。

我国孵化器发展和统筹管理进入新阶段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孵化器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孵化发展道路。目前,全国孵化机构总数1.6万家,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布局建设分支机构,培育了一大批具有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新创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交策源科技企业孵化器董事长李湛认为,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自1987年建立至今已近38年,取得了长足进步和显著成就,但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国际先进技术企业和孕育新兴科技产业上仍然有较大差距。5月15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的“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主任吕先志表示,下一步将围绕支撑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从政策支持、梯度培育、标准引领、金融协同四个方面加力推进,打造更多高水平、专业化孵化器,促进更多先进成果在孵化器内转化,培育更多创新力强的硬科技企业。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对孵化器发展赋予了新使命、提出了新要求。北京创业孵育协会理事长颜振军表示,2014年以来,随着创业创新热潮的兴起,整个创孵行业在数量急剧增长的同时,开始了新模式新机制的探索。过去10年,一方面,全国大多数孵化器还是传统的综合性的基础性的;另一方面,一批新兴的产业型、高价值的孵化器脱颖而出,这就给整个行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竞争格局的改变、产业链供应链的重构、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需要新的管用的产业资源组织平台。”颜振军认为。2023年3月,根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孵化器管理职责划入工业和信息化部,经过一年多的广泛调研、专家论证以及征求各地方、各有关部门意见建议,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了新版《管理办法》,标志着我国孵化器发展和统筹管理进入新阶段。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管理办法》修订思路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从功能定位上,突出促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孵化科技型企业、弘扬企业家精神,突出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二是从管理体系上,推动原国家级转为部级(标准级)孵化器,同时,聚焦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培育对标国际一流的部级(卓越级)孵化器,引导各类资源要素集聚。三是在认定标准上,标准级孵化器更加注重服务能力和孵化绩效,卓越级孵化器则强化产业属性、服务功能、高端人才、投资带动、加速转化等方面的能力,整合集聚创新资源,构建创新创业发展生态。四是在工作机制上,突出部省协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加强全国孵化器规划、政策、标准引导和监管。同时,引导地方各级主管部门加强指导和服务,加大对孵化器的资金、人才等政策扶持。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当前,我国越来越多区域聚焦前沿领域,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强化技术源头供给;瞄准‌专业化服务能力‌,提供超前孵化、技术验证、孵投联动、市场拓展等全链条服务;注重‌资源整合导向‌,通过链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资本等主体,构建垂直产业生态圈。《管理办法》所称的在孵企业是指注册且实际运营在孵化器内,从事新技术新产品研发、生产和服务的被孵化企业,且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中的小型、微型企业标准。而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含加速器、众创空间)是指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孵化科技型企业、弘扬企业家精神为宗旨,为科技型初创企业和创业团队提供经营设施、创业辅导、技术支持、市场拓展、投资融资、管理咨询等专业服务的科技创业服务机构。根据《管理办法》,科技型企业孵化器的主要功能是,围绕科技型初创企业和创业团队成长需求,集聚各类要素资源,提供全周期、专业化孵化服务,营造创新创业生态,激发创新创业活力,降低创业风险,促进企业成长,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李湛分析,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行业在新政策的引领下,将更加注重优化科技生态体系,打造科技创新创业特区,着重硬科技企业培育,“孵早、孵小、孵硬科技”,把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科技”二字真正落到实处,强化科技策源功能。科技企业孵化器行业今后的发展将主要以产业领域聚焦、专业能力凸显、孵化成效显著、示范效应明显为目标,综合考虑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发展现状、问题和趋势,《管理办法》提出将科技型企业孵化器认定分为标准级和卓越级两类。其中,标准级孵化器对标原国家级孵化器,充分衔接原政策框架,实行达标认定。卓越级孵化器坚持优中选优、总量控制,对标国际一流,择优认定面向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创新型孵化器。颜振军认为,未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未来产业、推动制造业绿色化智能化发展,都需要孵化器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根据《管理办法》,卓越级孵化器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实行择优认定,应突出以下特征和功能:一是强产业属性。二是强服务功能。三是强人才牵引。四是强投资赋能。五是强加速效应。

根据《管理办法》,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发展目标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健全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能力,构建孵化生态,形成主体多元、类型多样、业态丰富、优质高效的发展格局,持续孵化新企业、催生新产业、形成新业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支撑。《管理办法》要求,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应加强能力建设,强化创新资源配置,提高市场化运营能力,运用智能化、数字化手段提高孵化效能。加强从业人员培训,优化配置创业导师,鼓励设立技术经理人岗位。孵化器应探索超前孵化、深度孵化等新模式,打造创新创业服务生态,提升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水平,支撑科技型企业培育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孵化器应深化加速服务功能,通过定期设立创业加速营等形式,集中遴选优质项目并提供早期投资、产品打磨、产业对接、融资支持、创业辅导等服务,加速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


作者:孟凡君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