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场变风景线:一个村庄的 “绿色逆袭”

©原创 发表时间:2025-06-17 09:19
分享到:

周末弹去满身的疲惫,离开楼下的假山假水,回到小时候那个鸡鸣犬吠,青山肃立,河流欢畅,有露水青草的地方,老家菜池。

位于河北省阜平县的菜池村,好多人考证过。说当初有个种菜的池子,故名叫菜池,我觉得也太牵强附会了吧。小时候我的祖辈们经常说我们的村叫柴池,而非菜池。我一直带着这个疑惑,直到我上师专的时候,在师专的图书馆才得以查证。我从此断定,菜池村就叫柴池村。在《管子。轻重甲》说:请以令高杠柴池,使东西不相见,南北不相望也。在《汉书,司马相如传》曰:柴池,参差也。大家看一看,菜池村的地理位置与地貌,很显然叫柴池更合理。我这样的解释,恐怕菜池村的村民都会理解吧!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在县城待久了,总好象生活在模型里边。物竞天转,周而复始,早出晚归,重复的做着一件让人厌烦而又无可奈何的事情。没有任何烟火气,连一个像样的故事都没有。而回到农村可就不一样了,园子里种满了自己想吃的菜,鸡在自由自在的刨食,狗在树荫下吐着舌头在打盹,树下拾一把破椅子,不惧风雨,只要有空闲,落坐一下,别有一番风味。

这不是匠心的设计,而是时间酝酿着日常生活。

春天刚到,嫩嫩的韭菜从石缝里探出了头,不知名的小花争先恐后的爬了出来,蝴蝶在翩翩起舞,和煦的春风摇出了树上的一身绿装。难掩的绿色,满眼的春光,乍是好看。

夏天到了,打一桶井水,放一个西瓜,不出个把小时,西瓜吃起来透凉透凉的,堪比冰箱。夏天刚到,各种蔬菜也都长起来了,根本吃不完。乡里乡亲互送有无,其乐融融。土灶上柴火噼里啪啦的响个不停,美食美味尽情享受。

在农村,你不用去观察四季,用鼻子闻一下花香就知道何种季节来了,饭要在院子里做,敞开门做,周围的邻居都能够闻到饭的芬芳。吃罢饭,锅碗瓢盆放在自来水管下,冲个干干净净,那叫一个爽。晚上夜幕降临了,三三两两的老人坐在门前的石头上,天南地北聊的不亦乐乎。尽拉家常,孩子们在院子里尽情的玩耍,这时候乡里乡亲的情感是自然而然的流动,而绝非靠各种媒体的渲染。

小时候总觉得农村太土,太破,太旧,总想着走出去,每天看着四面高耸如云的大山,常常想:何时才能走出大山?而现在看到农村的一切,总是幻想的何时能够早点退休,回到农村种菜养花,听雨享雪,喝茶聊天,那才叫日子,城里确实教会了我们奔跑,但最终我们还要在农村停下来享受一下没有享受的人生。

正如钱钟书在《围城》中所讲:城外的人拼命想冲进去,城里的人都拼命想逃出来。当年嫌弃农村的,现在又开始怀念农村,其实对生活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情趣。都不一样罢了。

日子久了,我们奔跑的快了,不妨停下来看一看,尝一尝万物归真的滋味,唯一的解脱还是回到农村吧。(阜平县教体局王键)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