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旧金融监管支局深入实施“四新”工程,构建“精准化教育+多元化场景+沉浸式体验”的金融知识宣传教育体系,不断创新宣传场景融合,指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下沉宣传重心、拓宽宣传半径,推动“金融为民”实践走深走实。
“赶”集“过”节,权益保护“扎市井”
贴近群众,乡音俚语话安全。针对赶集日人流聚集的特点,组织银行保险机构开展“金融知识赶大集”活动8次,到个旧鄢棚农贸市场、下河沟农贸市场、大尔多超市摆摊设点,为群众送上“金融干货”。把金融知识宣传摆进摊位间,变“摊位”为“讲台”,向集市商户和过往居民发放金融知识折页,用“看图说话”的方式直观展示维权步骤。紧密贴合商户、大众在日常经营中可能遇到的金融场景,用地方方言“土味”讲解移动支付的使用技巧及安全事项,普及保险适当原则,将个人征信、电信网络诈骗等金融知识如柴米油盐般融入生活。
文旅赋能,节庆搭台传新知。“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期间,打造“梨花观赏+金融消保”特色场景,组织6家银行保险机构依托赏花季人流量大、覆盖面广的优势,将金融知识“送”进哨冲村,精心策划“知识趣味答”“梨园金融课堂”“盲盒挑战”等游戏,“沉浸式场景+游戏化交互”让金融知识“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形成“花海传知识、服务暖民心”的生动局面。抓住“沙甸美食街”开街时机,组织个旧市联社到现场开展防范非法集资特色宣传活动,让商户和游客有“知”有“食”,在感受民族文化、享受特色美食的同时浸润金融知识、警惕非法集资。依托地方政府部门组织的“三八”妇女节、学雷锋纪念日等活动,设置金融宣传教育专属展位,深化群众对金融产品、服务的认知,提高其保护个人金融信息、防范和应对非法金融活动的能力。
“护”老“育”少,知识普及“伴朝夕”
银发守护,识诈反骗享晚年。积极联动个旧市处非办打造“守住养老钱,幸福享晚年”防范非法集资宣传品牌,制定印发联合宣传行动方案,形成“组建一支队伍、关爱一群人、温暖一座城”品牌特色。组织银行保险机构建立防非护老“银发专员”队伍,深入云锡机关社区、文锡社区、绿海小区,以社区课堂的形式掌握老年群体金融需求,通过情景课堂演绎“养老投资陷阱”“保健品诈骗”真实案例,详细讲解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等常见“套路”,将抽象的权益概念具体化、生活化。设计“互动问答”环节,让老年人从被动听讲到主动参与,结合图示案例耐心答疑解惑,把活动现场变成“金融解忧杂货铺”,有力提高老年群体主动拒绝非法集资的意识和能力。自品牌创建以来,开展宣传7次,受众群体2000余人。
青春护航,上好金融启蒙课。个旧沪农商村镇银行以“金融知识进校园,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到大屯小学开展金融知识宣传,分享人民币的“前世今生”,趣味讲解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金融知识,带同学们走进“钱”的世界,引导树立正确的金钱消费观念。招商银行个旧支行到个旧市玖号运动公园开展“小小金融家”活动,设置“理财小能手”环节帮助青少年合理规划零花钱,让理财智慧的种子从“小”发芽;紧扣游戏充值、兼职刷单、“校园贷”等校园高发金融风险点,通过播放微视频剖析风险、现场模拟骗局场景,让青少年在思考、判断中增强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
“驻”村“入”企,暖心服务“零距离”
下沉基层,服务扎根惠民生。构建起金融知识“县—乡—村”三级宣传教育网络,依托“百社千村”专项活动,让金融知识“接地气”,融入县域乡村的生活场景。组织银行保险机构在大屯街道宣传消保知识,提醒来自各行各业的民营企业家警惕以“利息减免”“征信修复”“代办理赔”等为噱头的不法金融中介陷阱,识别“扶贫款刷流水”“贷款账户冻结”等类型金融诈骗。个旧市联社把沙甸定点帮扶村作为宣传阵地,把“金融课堂”搬进村,依托便民服务区、村民活动中心支起“金融服务店”,将金融知识宣传教育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用“乡音”将金融知识送到村民的村前屋后。
深入企业,精准施策防风险。辖内银行保险机构主动对接、走进重点企业,把政策福利、产品服务和消保知识“打包”带进企业,实现银企良性互动。大地保险个旧支公司结合自身业务,到明大汽修开展定制化金融知识普及,向全体员工讲解“保险诚实守信原则”,向司机群体提示车险理赔注意事项,慎重“代理退保理赔”。民生银行个旧社区支行以“金融消保为美好生活加油”为主题,到中石化个冷加油站针对工作人员、驾驶人员、往来顾客分类分层宣传知识,提醒金融消费者要理智投资理财、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