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聘开始,请竞聘者演讲。”1月20日8时,随着主持人一声宣布,辽渔集团为期3天的集团总部岗位竞聘大会召开,三项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在竞聘会现场,辽宁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辽渔集团率先进行的本次改革,标志着省属企业“三能机制”建设攻坚战正式启动。
为了在全省国企中真正建立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三能机制”,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近日,省国资委制定了“三能机制”建设攻坚计划,旨在通过全面、全级次、全员攻坚的省属企业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激发企业和员工活力动力,促进省属企业以创新为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为改革的“先头部队”,此前,辽渔集团旗下6家以远洋捕捞、海洋食品生产为主营业务的二级生产经营单位,已完成三项制度改革。“在集团总部层面实施的本次改革,被大家形象地称为‘先拆庙、后摘帽’。”辽渔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三能机制”要求,集团总部部门数由去年初的14个减至9个;中层管理人员压减10%;管理人员压减10%,同时,在对保留下来的各岗位职责进行全面调整优化,明确岗位职级、工作职责和竞聘条件的前提下,“全体起立”,竞争上岗,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并形成常态化机制。本次改革完成后,辽渔集团还将继续推动其他二级以下单位实施“三能改革”,做到改革全覆盖。
“像辽渔集团一样,各省属企业将在一季度全部启动改革工作,主体改革任务将在年底前完成。”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在思想意识层面,切实解决部分国企市场化意识不强、争先进位的劲头不足、改革发展自我要求过低等问题;在体制机制层面,切实解决市场化机制不健全,管理人员下不来,员工出不去,薪酬差距不合理等问题;在改革成效层面,切实解决改革成效不显著,全员生产效率及企业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
据介绍,“三能机制”建设攻坚任务,由“1”个攻坚计划,“9”场攻坚战组成。通过改革攻坚,各省属企业在人事管理方面,将分层分类落实管理人员经营管理责任制,真正实现管理人员“契约化”;劳动用工方面,建立健全效率决定用工机制,真正实现员工管理“合同化”;收入分配方面,健全以效益增长和效率提升为核心的收入决定机制,真正实现薪酬激励“价值化”。到2024年底,实现省属企业及重要子企业本部管理人员及员工竞争上岗覆盖率100%,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100%建立中长期激励机制。此外,推动省属企业及各级子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两制两化”(即管理人员竞聘制、聘期制、契约化和末等调整、不胜任退出常态化)覆盖率100%;对各省属企业管理人员三年平均退出比例、员工三年平均市场化退出率、省属企业及各级子企业内部经理层成员收入差距倍数平均值提出具体量化目标。
“改革,不可避免会有阵痛。但是,公平公正的改革,也能得到国企职工的理解和拥护。”辽渔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前,集团公布的改革方案获全票通过,已完成改革的二级企业,员工内生动力更强,企业活力更足。(阿阳)
请输入验证码